深藏五眼井,山村很神秘
长清区双泉镇五眼井村的来历和故事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五眼井村因这五口井眼而得名。
  五眼井旧貌。
  天齐庙
   文/片 本报记者 陈伟 通讯员 赵福平                              
  这里山清水秀、群山环抱,这里有上千年的横桥、犹如彩虹的石桥,这里有几百年历史的天齐庙,还有完整的戏台,村民世世代代傍河而居,男女老少饮用山泉水生活,这就是长清区双泉镇五眼井村的真实写照。

五眼井村:济南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
  从双泉镇政府驻地出发,沿着平整清洁的山间公路向西南方向大约十多分钟的车程后,就到了这个镇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五眼井村了。下得车来经过向本村的村民了解,才知道五眼井村是个有着近1300多人口的山区大村子,至于村名,老乡说是因村东有一口五个井眼的水井而得名。
  循着老乡指引的方向,我们沿着一条河道的左岸向村东的那口水井走去。只见在这条河道的两岸,村民面河而居,民房高低错落,树木浓密葱郁,整个村庄恬静怡然,幽清绝尘,神秘。 
  走到村东的大山脚下,老远就能看到五眼井的井台和上面的亭子了。五眼井的井台呈一长方形,长八米,阔六米,就在整个井台靠南的位置中间,从东到西有五个正方形的井口一字排开,井口的边长约80厘米,五个井口下面准确讲应当是一潭长形的泉池,泉水由南山渗透下来后在这里聚集成潭,古人将潭棚盖垒砌,然后成井。
  在井台的最西侧,立有两块石碑,北面一块为清代嘉庆年间修建此井的记载。南边这块石碑是济南市名泉办(园林局)为提升改造五眼井及周边环境而最近新立的。
  经过改造整修后的五眼井,环境优美,整洁清新,井台之上的井亭舒展宽敞,木质的井亭泛露出淡淡的黄色,呈现出一种古色古香的乡野味道。很显然,这里已经成了济南市近郊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天齐庙: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弟弟
  站在风景如画的五眼井井台上向北望去,就会发现与五眼井隔河相对的地方,有一处庙宇院落映入眼帘。从五眼井下来,沿道路过一小桥向东走几十米,就到五眼井村的天齐庙了。
  询问路边正在搞建筑的老乡得知,天齐神是玉帝的弟弟,虽然权力赶不上老哥,但天齐的本领甚至比玉帝厉害,能呼风唤雨,能除暴安良,更能为百姓消灾避祸。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本村的村民才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建起了一处庙宇来纪念天齐神。
  整座天齐庙占地约2亩,平面呈一三角形,受地形的影响,正门向西开。院内古木参天,有主建筑两座,西面的就是天齐殿,东面稍靠前的就是圣母殿。天齐殿为一三开间的大殿,砖石结构,前脸出厦,宽深八六,青砖青瓦,屋顶中间起脊,屋脊两端镶嵌鸱吻。殿内四周及殿梁皆有绘画,只是由于久远的原因,绘画内容无从查考。
  稍靠东的圣母殿体量较小,建筑样式和天齐殿类似,都属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圣母像一尊。这两座建筑最精美的地方当数圣母殿殿门两边的窗户了,两扇窗户为全石打造,雕刻成铜钱样,外圆内方,很有哲理艺术和情趣艺术,这样的窗户设计在别处很少看到。
  天齐庙内石碑无数,但大都模糊不清,靠大门面西而立的一方石碑上依稀能辨“大清乾隆”字样,以及西墙上重修天齐庙落款为“大清同治二年”的石碑勉强能识,至于天齐庙最早的建造年代,就实在无从查考了。

五子分家:“五眼井”名称的真正由来
  从五眼井井台西侧最新的一块石碑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村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由魏氏来此定居,取名魏家庄,算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清代嘉庆年间重新修建这口五眼井,久而久之,魏家庄因了这口水井而改成了五眼井村。
  那么这口水井为什么不像其他地方的水井一样有一个井口,而修整成了五个井口呢?
  这还得从明朝洪武年间来此定居的魏氏说起。
  那时的魏氏有五个儿子,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到了儿子大了都娶上媳妇准备分家时,闹起了矛盾,而且矛盾还很大,兄弟五个甚至到了互相不理的地步。但家还是要分的,财产、土地、养老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谁也没想到的是家里的那潭泉水池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分了,还是主持分家的人有办法,最后分家人找来了石匠,把那潭泉池棚盖垒砌起来,上面整修成五个井口,兄弟五个每人分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井口。
  时间一长,兄弟五个尽管“井口不犯井口”,但终于明白所饮用的水还是一口井里的水,兄弟再闹别扭也是一奶同胞的真理。于是在以后的时间里,哥几个以及妯娌们重归于好,孝敬老人,积极生产,好好过起日子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村子逐渐变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村落。从此以后直到现在,五眼井村的孝子特别多,扶正压邪,健康向上的乡气蔚然成风。
  至于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事,不得而知。
  倒是一打水的老乡说的一句话让人领悟到五个井口的真正由来,“井口多,打水的人就不拥挤啊”,是啊,一个大村子有这么多人,一口五个眼的水井,打水生活或是打水浇地时岂不是特别方便和快捷吗。五眼井的设计用现代的说法就是一种优化组合,提高打水效率的典范工程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