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小河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故乡的小河。
     □魏咏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小河。我心中的小河在童年的故乡。
  既然是小河,河面就不够宽,水流也不够急,它就那么不慌不忙悠然自得地缠绕着乡村向东流淌。河水很清澈,水草很嫩绿,河岸的树影、远处的山峰,全都清清楚楚地倒映在水中。水被山染绿了,山被水润活了。望着眼前迷人的景象,儿时的我常常生出许多遐想:是山跳入了河中,水才绿了;还是水罩住了山,山才活了?没人能给我答案。偶有一只小船远远划来,山立刻被剪刀裁成了一段段碎片似的,缓缓浮游向岸边;小船驶远,那悠悠河水又将山在欲合欲断中渐渐缝合完整。这一剪一合,让我感觉就像做了一个梦。
  夏天,我和伙伴们一路奔跑过被太阳晒得发烫的田埂,一头扎进清凉的河里。村里的孩子一般长到五六岁时,就由大人领着,先是在浅滩玩水嬉戏,逐渐由浅入深,之后再练洑水。等我们的身子晒得油光黑亮,水性也就可以让大人们放心了。
  在小伙伴中,很少有不会水的,因为旱鸭子是要被同伴耻笑和歧视的,所以大家都使劲地学洑水。伙伴们相聚在一起,时常互不服气地争吵一番,而唯一平息的办法就是大家一同憋足了气,一个猛子扎进河里。忽然间,河面就没了动静,过了好半天,说不定谁在哪里钻出个小脑瓜,两手在头上捋一把水,扭头寻找同伴,得意地向对方招着手笑。
  小河里的鱼似乎永远也打捞不完。农闲时,大人们三两个搭成一伙,带上渔具,驾着小船,在碧水里荡来漾去。驾船的,抛网的,摘网的,忙个不停。小船在欢快的笑声中驶到岸边,卸下来的有鲤鱼、鲫鱼、泥鳅……红艳的、黄绿的、青黑的,品种繁多,色彩丰富。而人们只将大鱼装进柳筐,小一点的却又撒回河里。因为在每个人心里,有一条规矩不能违背:要想靠这条河养活,就不能太贪心。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夏末秋初的日子里,看大人们在河边搭虾子。晚饭后,大人们手持自制的搭子,沿着河岸一路搭下去,很快便是沉甸甸的半篓虾。女人们连夜用清水洗了,放在锅里煮熟。次日一早,院子里铺开一张席,将炒熟的虾晾晒在上面。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家家院子里红彤彤一片,衬托着满园的葱翠,如忽然盛开的一畦畦芍药花。小虾晒干以后收起,转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炒上一盘添在餐桌上,便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
  但是如今,故乡的小河变窄了,变浑了,河岸的树木也没了踪影,河里更见不到鱼虾游动。站在面目全非的故乡的小河边,我感到很忧伤,很失落,也很气愤;在这里,我再也找不回我的童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