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残疾母子当了9年双腿
82岁空巢老人谭悦华义务照顾残疾母子,天天上门风雨无阻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年来,谭悦华(中间)每天都会到刘树青家里看看,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本报记者 张浩 摄
   本报记者 张浩 段婷婷
  在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有这样一对邻居。一户是身有残疾的母子,一户是义务照顾他们的空巢老人。在过去的九年里,这对邻居惺惺相惜,老人谭悦华天天上门风雨无阻,力所能及帮扶残疾母子,感染着社区里的其他人。
  她当了残疾母子9年的腿
  11日上午8点半,82岁的谭悦华跟往常一样来到了刘树青家,帮着扔垃圾、买菜,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这已经成了她9年来的习惯。两家是同一小区相邻单元,也是30多年的老邻居。 
  事情要从30年前说起。两家人都是在1982年搬到了这个现在名为交通监理宿舍的小区,那时候刘树青的儿子苏铁星出生还不到五个月,孩子爸爸工作,姥姥和姥爷帮着看孩子,谭悦华出门的时候碰到他们就停下聊聊天。 
  刘树青腿有残疾,行走依靠拐杖,苏铁星更是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现在在家活动都得靠轮椅,两人很少出门。在之后的日子里,孩子的姥爷姥姥先后去世,9年前苏铁星爸爸也因病去世,家里就只剩下了身有残疾的母子俩。 
  “多亏了谭大姨这个好邻居。”今年57岁的刘树青说,孩子爸爸的去世,相当于断了这个家的腿,他们娘俩在家里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没法出门,一个小小的台阶都很难跨过去,下楼倒垃圾也成了异常艰难的事。谭悦华知道后二话不说接过了这个活,从那之后,每天早上8点半,谭悦华就会按时到刘树青家走一趟,9年里风雨无阻。“能干的帮着干干,不能干的帮着想想办法,都是邻居嘛。”谭悦华说。    
有困难第一时间找“谭姥姥”
  谭悦华喊苏铁星为“大星”,大星喊谭悦华为“谭姥姥”。 
  每次去之前,谭悦华就给大星拨个电话,响两声之后就挂掉,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这样大星就知道谭姥姥要过去,提前把门打开。 
  大星想出门的时候,也是谭姥姥帮忙。虽然是住在一楼,但单元门低低的门槛大星也过不去,更不用说门前五层台阶了。谭姥姥会帮着他把轮椅挪出去,大星再换上手摇的代步车出门。回来的时候也是同样的程序,存好代步车后,再一点点把车子拉回家。 
  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谭悦华也是第一个赶到。就在几年前小区安装暖气片的时候,楼上施工时的火花顺着管道飘到了大星的床上,引燃了被褥。那时候谭悦华正在家里做饭,接到电话后立马往大星家里赶,等她到的时候,浓烟已经快漫到人头顶了,她赶紧帮着处理了,幸好没有酿成更大的灾祸。 
  谈及谭姥姥对母子俩的帮助,刘树青很是感激,因为谭悦华已经82岁了,她们也不好意思经常麻烦她,只要自己能办的事情他们尽量自己完成。11日上午记者在刘树青家中看到,虽然母子俩行动不方便,但是家里却收拾得很干净。 
绣百寿图送谭姥姥
  对于自己所做的事,谭悦华没有觉得有多难,她说自己也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起初是觉得母子俩挺可怜,作为邻居搭把手。谭悦华儿女都已成家,现在自己一个人住,平时没事就去看看这对母子,慢慢地也成了一种习惯。 
  对于谭姥姥的帮忙,大星都记在心里。因为在家无事,大星跟妈妈学了绣十字绣,而且技术越来越精湛,在谭姥姥78岁生日的时候,他花了20多天的时间绣了一幅百寿图。谭姥姥生日当天,他一大早就等在门口,姥姥一进门,大星双手把百寿图献上说:“谭姥姥,给您祝寿。” 
  如今回忆起这个场景,谭悦华还是很感动,她接过那幅十字绣,找人装裱之后挂在了自家客厅墙面上。 
  潍洲路街道星河社区的工作人员谭蕾是2010年来社区工作的,但她很早就听说了谭悦华帮助残疾人母子的故事。社区里的居民,提到谭悦华,没人不对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表示敬佩。受她的感染,社区不少热心人也经常去探望这母子俩,或者给他们带点东西,或者帮他们干点事。 
  谭蕾说,今年五月底,社区开始了一项“暖心工程”,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每天送一顿饭,两菜一汤,每天中午十一点多点准时送到谭悦华和刘树青母子家。吃着社区给送的爱心午餐,大星还开玩笑说自己吃胖了。 
  因为患病出门不便,刘树青已近二十年没好好逛过潍坊了,农历九月九老人节就要来了,星河社区打算出一辆车,带着母子俩出去转转,满足他们这个期盼已久的心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