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埕口镇坚持“五位一体”抢抓机遇
强经济抓民生铸就全国重点镇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img2014new/pdf.gif)
【PDF版】
近年来,埕口镇抢抓黄蓝“两区”开发重大机遇,按照“北临海、南高效、中商贸”发展思路,坚持抓载体强支撑、抓项目增后劲、抓特色重效益、抓创新调结构、抓民生办实事“五位一体”,着力打造全国重点镇。2014年7月,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
本报记者 朱伟健 本报通讯员 牛树芹 李鹭捷
1
抓载体强支撑,完善基础配套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用规划统揽城镇建设,2005年聘请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埕口镇总体规划,目前正聘请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12年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区镇一体化发展。加快配套建设。总投资2500万元的新城区“三纵三横”6条道路及府前街路网竣工通车。投资4500万元的邢山家园、投资4800万元的三岳办公生活区实现搬迁入住,投资1200万元的边防派出所完成主体建设,投资1.35亿元的埕口阳光家园社区、投资6500万元正海花园小区完成前期准备工作。镇区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全覆盖。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该镇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村综合形象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于今年上半年整建制完成了“三化”任务,较市里要求提前了一年半,创成省级生态文明村1个、市级7个。
2
抓项目增后劲,壮大工业经济
作为鲁北高新区驻地镇,辖区内有鲁北企业集团、鑫岳化工、大唐发电、三岳化工、传化集团等大型工业企业,化工产业聚集区已经形成,并承接下游产业项目转移,发展了鲁北高新区配套项目聚集区、海城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配套产业园区,成立了物业、劳务、保洁等一批服务型三产项目。2013年镇域内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93亿元,利税8.1亿元。依托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企业配套项目落户。2013年引进项目12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过千万项目2个,全镇新增中小企业9家,规模以上企业1家。积极为园区内各大企业提供配套基础设施服务,优化服务环境,拓展发展空间。
3
抓特色重效益,提升农业经济
致力于突破盐碱地低效农业,促进农业的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园区化发展,加快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特色林业等产业发展,走高效生态之路。做大做强现代渔业。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领办创办各类现代渔业园区,发展设施化渔业。现有汪子、宝水2个省级渔业养殖合作社和海旺贝类、祥瑞生物科技2个县级农业示范园区,全镇年生产对虾240万公斤,贝类250万公斤,实现利润3840万元。今年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规划高密度养殖水面5000亩,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规范提升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全镇规模化养殖户达到269户,发展养殖协会2个,生猪年出栏量2.3万头,肉鸡年出栏量252万只。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扶持食用菌等设施农业发展,张山子村投资370万元建成全县首家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基地,年产食用菌5吨,年实现收益20余万元。
4
抓创新调结构,发展滨海旅游
依托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机遇,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汪子岛2002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被列入山东重点旅游开发景区,2011年被省旅游局授予“山东省旅游特色村”荣誉称号。2013年水沟村被省旅游局和大众日报社评为“好客山东最美乡村”和“山东省旅游特色村”,2014年被省城乡建设厅命名为“宜居村庄示范村”,是全省20个重点扶持乡村旅游村之一。聘请省规划设计院编制水沟村旅游发展规划,总规划占地面积5000余亩,预计投资1300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5600㎡乡村游别墅、900㎡水上餐厅、老拱桥风景点、钓鱼台、人造沙滩、海水浴场、渔家生活体验区、养虾池观光区等,并准备购置小型游艇,打造集餐饮、垂钓、水上游乐于一体的休闲渔家乐项目。
5
抓民生办实事,巩固和谐局面
加大教育投入。投资6700万元新建的鲁北高新区实验学校于9月份正式启用,可容纳学生3480人,教职工210人;投资788万元对3处定点小学和幼儿园进行改扩建;实施放心食堂工程,在3处学校高标准设立食堂,可为830名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改善医疗条件。投资370万元新建的镇卫生院已于今年6月入驻办公;今年新建的8处村卫生室将于9月份全部完工,届时全镇村卫生室达到15处;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查体活动,为1850名群众提供健康查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农村低保动态下的应保尽保,目前全镇共有低保户955户。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800万元的老年公寓已完成主体建设,建成后可容纳110人入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镇建成文化大院28处、农家书屋16个,文化健身广场28个。实现了“送文化下乡”、进村入社文艺演出、电影巡回放映等公益文化活动常态化,广泛组织广场舞、健美操、太极拳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Public/GGimages/ew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