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战争,蚂蚁怎样战胜大象
2014年09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得2007年,伊朗在因核问题跟美国闹得不可开交之余,百忙之中还抗议了一部好莱坞大片《斯巴达300勇士》。该片讲述的是约2500年前希腊-波斯战争(简称希波战争)中的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国王率领300名斯巴达战士,迎战数十万波斯大军。很多伊朗人看过后都感愤怒,认为影片刻意歪曲历史,抹黑波斯(伊朗)文化;伊朗一家报纸评论直斥“好莱坞向伊朗人宣战”。
  不过,好莱坞似乎早忘了这一幕,在今年又推出了这部影片的续集《帝国崛起》,借描述“希波战争”中另一场战役萨拉米斯湾海战,再次追忆了一把希腊人当年是怎样“草割”波斯的。这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480年9月20日,今天我们来说说西方人为何对这件2000多年前的旧事如此来劲。
  整场希波战争在西方有一个外号,叫“欧洲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因为这场战争刚好爆发于希腊文明登上巅峰的前夜,如果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波斯征服了希腊,不仅希腊所实行的民主制度将被践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等大佬们奠基西方文化也基本无从谈起,整个西方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还真很难说。
  当时,波斯帝国的国力百倍于希腊,这一点从地图上就不难看出,波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占据了几乎整个其所知的文明地带,与之相比,希腊则盘踞在巴尔干半岛的尖端,由无数个互不相统属的小城邦组成。毫不夸张地说,希波战争就像是场一只巨象对阵一窝蚂蚁的战争。然而,几次战役打下来,结果却完全一边倒——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希腊1万重步兵击败人数两倍于己的波斯人,雅典军只阵亡192人,而波斯军则损失了6400人;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斯巴达以300武士和少量盟军单挑25万波斯军队,结果虽败犹荣;不久,萨拉米斯湾海战爆发,希腊海军再次以少敌多,以300艘战舰迎战波斯上千艘巨舰,却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几场战役打下来,貌似强大的波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最终灰溜溜地放弃了征服计划,将爱琴海拱手让给了希腊。
  在阴沟里翻了一次船并不难,难的是次次都在同一条阴沟里翻船。波斯这艘巨轮为何总也通过不了爱琴海,这的确是件很令人上火的事。不过,如果你看看对阵双方的武器装备,波斯这一仗输得一点都不冤。希腊重步兵当时装备的是精良的青铜铠甲和盾牌,而波斯士兵却大多手持藤条编制的盾牌,铠甲则更没有。而当时的战争,无论陆战还是海战,拼的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肉搏,当波斯人的血肉之躯撞上希腊人的青铜长城时,结果如何,你懂的。
  小邦希腊比大国波斯还要装备精良,这看似殊不可解,实则事出有因。波斯数十万大军中的大部分是从帝国各地征召而来的异族部民,这帮人战时虽然是波斯国王的炮灰,平时却是他防范的对象,国王薛西斯不屑也不敢将这帮他眼中说翻脸就翻脸的乱民装备得太好,万一反了咋办?因此波斯人虽然有比希腊更为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其最高精尖的那一部分却始终只装备了国王的嫡系,以保证出现兵变时能对造反的炮灰们完成碾轧。
  与之相反,希腊人则不存在这个疑虑,上战场的多数人都是拥有政治权利的公民,他们是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制的武器,保卫自己的自由,那当然要把枪磨得越快越好。而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希腊的那套特殊的传统,这个传统在当时的波斯国王眼中也许只是偏僻小邦的怪异风俗,然而之后的数千年里,它却如一颗种子般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希腊人管这套制度叫做“民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