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计划”为脑瘫儿童加餐
2014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淑玉
   
  近日,在山东莱阳,一家培训学校的师生、家长开始走上街头义卖报纸,他们的目的是接力参与一项已经实施三年的脑瘫儿童“营养计划”。利用熏蒸室的熬药器具煮蛋、热牛奶,在师生们之前,莱阳一家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默默为前来做康复训练的脑瘫孩子加餐三年。
  “也不是不想,根本没这份精力。”脑瘫家属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整天陪训,孩子的治疗费和家里日常开销,多靠孩子爸爸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日子本就过得有点紧巴,除去每年国家补贴的治疗、器具费和医保报销,她和儿子每月的开销也1000-2000元间,根本没有条件额外给5岁的孩子补充营养。
  2011年,20岁的护士宋彩云到康复医院报到时,留意到两个年幼的脑瘫孩子只能跟着妈妈吃食堂的大人伙食。不忍孩子幼小的身体承受大量的康复训练项目,每天早饭时她都悄悄买上两个鸡蛋给孩子送去。
  一个月之后,宋彩云的举动被当时的院长无意间看到。问清情况后,大家都深受触动,此后,全体医护人员自发捐款为孩子们增加营养。
  为不给食堂工作人员增加负担,熏蒸室里单独留出一套蒸药器具,医护人员主动排好“值班表”,上午热牛奶,下午煮鸡蛋,在康复中途休息时亲手喂给孩子们吃,以保证“营养计划”的落实。
  “每一笔花销都记得清清楚楚,孩子吃完后家长还得签字。”院长王永前告诉记者,两年来随着慈善义工服务站的建立,陆续有爱心企业和义工加入到“营养计划”中来,为保证公开、透明,每一笔开销都有专人负责记录,以保证爱心物资和钱款花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莱阳康复医院复健的脑瘫孩子共有31名,多来自莱阳当地农村和栖霞、龙口、招远等周围县级市,孩子年龄在1岁至11岁间不等,其中12个孩子常住医院治疗。
  “我们能做的不多,就希望把这个小项目坚持下去,给孩子带来实际的帮助。”在QQ群和朋友圈内发起倡议后,莱阳一家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姜雅歌也带着师生送去了首批牛奶和鸡蛋。下周末孩子们还将走上街头义卖,家长也加入进来帮忙联系更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做好“营养计划”,真正为脑瘫孩子的成长做出努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