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五年 严控新石化产业
黄岛新区获批后,首次正式发布六大集群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4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3年,无人机、航模直升机研发制造建设项目已经落户黄岛区。(资料片) 潘旭业 摄
   本报记者 潘旭业 本报通讯员 宋雪
  自今年6月份获批为国家新区以来,黄岛新区究竟会如何发展一直备受关注。9月16日,黄岛新区正式发布六大集群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系统提出了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据悉,黄岛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将壮大现有支柱产业,整合提升航运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游艇邮轮、通用航空、涉海金融、影视文化、旅游度假、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10大新兴产业,做高做新。
打造生态型、智能型 六大支柱产业
  “新区产业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重点提升航运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目前新区内这六大产业集群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因此提升的目标和路径就是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将其改造为生态型、智能型、微纳型、服务型、融合型的现代高端产业。”16日,黄岛区发改局局长薛清平说。对于六大支柱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薛清平进行了详细介绍。
建设国际物流中心
  作为黄岛新区支柱产业之一的航运物流产业,目前以货物中转、储运为主,缺少服务于终端商业和生产制造的大宗物资交易中心。新区航运物流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向物流服务贸易转型,建设集现代码头业务、物流园区等为一体的国际物流中心。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建设,完善与物流体系紧密衔接的贸易网络,建立大宗物资能源交易平台,形成现代国际航运贸易集聚区。
严控石化产业,重新调整布局
  薛清平介绍,黄岛新区的石油化工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游产品生产,中下游产业配套不足,产业链不完整。黄岛新区正在研究石化区规划布局调整,组织开展了新建石化园区选址规划论证,并在3-5年内不再审批新的石化产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主要是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向精细化工、石化新材料拓展,逐步拉伸石化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家电电子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型
  对于家电电子产业,黄岛新区目前已经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但随着国内、国际家电市场的饱和,要求产业必须尽快转型调整。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家电从普通黑、白家电生产向智能节能、新型显示设备、物联网家电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向新型元器件、微机电系统、新型传感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船舶和汽车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型。
  对于船舶海工产业,黄岛新区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修造船产能过剩、研发不足;海工企业主要从事设备的组装,缺乏核心技术。下一步船舶制造将重点发展LNG船、LPG船、大型集装箱船等特种船舶和高档游艇及关键零部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海工产业依托现有船舶海工龙头企业,突破设计和总装制造关键技术,开展油气开发生产平台的设计制造,加快深海油气探测开发装备的技术研发和生产。
加快深海油气探测研发
建设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体系
  对于汽车制造产业,黄岛新区目前主要以微面整车生产、挖掘机研发制造、半挂车等专用车辆生产及汽车零部件、配件产品制造为主。下一步将借助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向特种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转型,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的研发生产,建成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体系。
  对于机械装备产业,黄岛新区目前主要以手推车、纺织机械、包装机械、橡胶机械、工矿设备等行业为主,产业类别多、分布较为零散。机械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智能装备制造转型,加大企业在专用设备、特种设备、高端设备方面的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向技术自主化、装备成套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性协作、社会化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加大智能装备制造研发力度
  制图:杨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