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患者有了“家”
青岛移植患者联谊会昨成立,康复、用药可获指导
2014年09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洪云和田树明(左)夫妻俩同为出租车司机,今年7月,王洪云割下自己的半块肝救了肝硬化的丈夫。
   文/片 本报记者 杨林
  21日,青岛移植患者联谊会——青谊之家在青大附院成立。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半年,38例肝移植患者中15例用的捐献肝。因为器官供者少、手术费用高,仅青大附院肝肾移植患者总共有300余人等待供体器官。
现场 60余位器官移植者大聚会
  21日下午,60余名器官移植的受捐献者齐聚青大附院学术报告中心,青岛移植患者联谊会——青谊之家在青大附院成立。青大附院同时成立青岛移植随访及康复指导中心。
  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臧运金介绍,上述两个组织的成立,既给青岛器官移植患者提供一个长期随访的机会,又为患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据了解,器官移植手术与多数手术不同,患者即使完成了手术,也只是迈出了整个康复过程的一小步,后续的康复、随访、用药要伴随终生。联谊会成立后,会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告诉器官移植患者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对患者的康复进行指导。成员之间互相留有联系方式,患者之间也可互相交流,尤其是一些器官移植后存活时间长的患者对刚手术完的患者进行指导意义更大。
调查 半年做了38例肝移植,300多人还在等
  上世纪80年代,青大附院开始进行肝脏移植,但仅限于临床试验。1999年,青大附院正式开始肝脏移植手术,2001年,青大附院和解放军第401医院成为国家首批有人体器官准入资质的医院。
  今年2月,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迄今进行了38例肝移植,其中活体肝移植3例,尸体肝移植35例,尸体肝移植中还有一例肝肾联合移植,已超过省内单个中心全年移植21例的最高纪录。
  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大部分来自尸肝和亲属捐赠,公民逝后捐献的非常少。该中心38例肝移植病例,供体中仅有15例来自器官捐献,3例来自亲体肝移植。
  相关统计显示,每150个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只有一人可得到器官并移植成功。目前,仅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就有20余人,肝肾移植患者总共有300余人等待供体器官。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401医院:每年接诊二三十例需要肝移植的病人,因为供体器官有限,手术只能开展一半。
 相关链接 
青岛已进行了18例器官捐献
  记者从青岛市红十字会获悉,2011年青岛开始器官捐献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捐献了18例,其中401医院接收捐献一例,在青大附院捐献17例,全省排名第一。器官捐献后,要进入全国捐献平台分享,按照就近原则,大多数提供给山东省使用。
 移植故事 
“37岁的生命是母亲给的 以后的生命是老婆给的”
  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已经进行的肝移植手术中,有3例亲体肝移植,分别是父子、兄弟、夫妻间的肝移植,每一例手术背后的故事都感人至深。
  “37岁的生命是母亲给的,以后的生命是老婆给的。”37岁的田树明这样说。
  1997年,田树明从泰安来青岛开起了出租车,每天上夜班,一般开到凌晨两三点收工,有时开到天亮。
  2007年,妻子王洪云也在同一家公司开起了出租车,两人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每天见一面都很难,被同事们笑称“牛郎织女”。虽然工作辛苦,但两人恩爱如初,11岁的女儿更是给这个家添了不少欢乐。
  今年年初,田树明在开车时感觉浑身乏力并吐血,在多家医院检查为乙肝肝硬化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这种病反复出血的几率大,最好的办法是肝移植。
  如果进行异体肝移植,等待时间长、费用高达60多万元。得知这一消息,王洪云二话没说要捐肝救丈夫。幸运的是,两人的肝配型成功。
  7月26日,夫妻俩在青大附院手术,妻子的半块肝移植到丈夫体内。在手术室交接的一刻,王洪云一直对丈夫说“你要坚强一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