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公交,越来越招人待见;公共自行车成为时尚出行方式
绿色出行,他们为“无车日”减负
2014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公交出行已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无车日一名市民骑公共自行车出行。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本报记者 邓兴宇 陈晨 
  9月22日是“城市无车日”,记者在菏泽街头探访发现,不少路段仍堵成一片,此起彼伏的鸣笛声给不少市民心里“添堵”。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市民对于“无车日”一无所知,但同时也有不少市民,通过乘公交、骑公共自行车等方式,践行绿色出行理念。近年来,菏泽在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面下了很大气力,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极大便利。
城区公交 36条线路日均发送乘客10万人次
  总长超过500公里的36条公交线路、总数506部公交车已越来越深地渗入菏泽城区市民的生活。越来越多市民上班、逛街、外出办事习惯性地选择门口的公交出行,少开车、多坐公交正逐渐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现在从我家到单位,光公交车就有三种选择方案,最快20多分钟就能到单位,感觉很方便,办了公交卡后,出门开车确实少了。”家住大学路,却在人民路上班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城区公交越来越便利,她对公交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以前不敢坐公交是因为公交比自己下班还早,现在有的线路9点才收车,加班也不怕了。”
  和刘女士一样,习惯乘坐公交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一组数据说明这种依赖:日均发送量10万人左右,峰值达到日均16万人次,公交IC卡发售近13万张,IC卡日刷卡量突破3万人次,完成运营里程1273.38万公里,发送乘客1631.63万人次。
  “菏泽多数道路狭窄,但私家车数量却不断增多,牡丹路、中华路等主要路段经常出现一长串汽车等着过红绿灯,缓解交通拥堵,就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车的人少了,道路自然就顺了。”人民路开发区管委会站前,等公交的何先生说。
  从2013年,菏泽持续发力公交建设,2014年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新增公交车辆100部,新增线路、购置新车、延长时间、发行IC卡,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市民坐上了更方便的公交。“去年以来,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多次进行线路调整、延伸和增加,消除城市公交盲区,形成相对完善的公交网络,也加强了内部管理,保证了公交正点率,不少市民觉得公交靠谱了。”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副经理薛梅表示。
  薛梅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打造更安心、舒适、人文的公交,不仅让市民能坐上车,更提高乘坐舒适度。“我们也能感受到,市民对公交更宽容、理解了,这也激励我们继续办好公交。”
公共自行车 运行170天,日均骑行量8200余次
  为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最大限度为广大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市委市政府将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建设列入2014年城建重点工程。
  据测算,一个人开轿车行驶10公里要排碳2.73千克,以每天9万人次放弃轿车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计算,一天可减少排碳量245.7吨,一年就是89680.5吨,相当于增加了2100万平方米的绿地。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不仅减少了碳排放,对全社会节能减排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菏泽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上线以来,受到市民的热情欢迎,截至22日,菏泽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已运行了170天,办理公共自行车卡34100余张,平均每17人争骑一辆自行车;市民累计骑乘已达136.7万余车次,平均每天骑行量达8200余车次,平均每车每天至少使用4次。公共自行车已成为菏泽市民上下班和日常生活便捷出行一种时尚。
  时常骑公共自行车的吴女士认为,只要大家记住1小时内免费骑车,快到1小时时就近找个站点换辆车,继续使用,时间重新计算,只要不超时,两年三年完全可以不花1元钱。
  “公共自行车让我们在绿色出行中享受有氧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领略了城市风貌,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水平。”从6月份开始每天骑公共自行车晨练的袁先生告诉记者,来自华英嘉园、南华康城、中央公馆的朋友们每天早晨都骑公共自行车到曹州牡丹园锻炼身体,现在很多人都在陆续加入他们的业余骑行队。
  公共自行车免费公益,随到随取,通借通还,方便快捷,解决了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缓解了出行难、停车难,降低了市民出行的交通费用,对家庭对社会实现了双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