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亚明力请谷牧当名誉会长
——我所亲历的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过程
2014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84年9月22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曲阜成立。
  ◤1985年曲阜阙里宾舍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时,匡亚明先生与作者合影。
   □骆承烈
  1982年秋,在我任曲师孔子研究室主任时,校方通知我要接待一位老领导,开个座谈会。第二天,校长陪着一位身高一米八五、衣着朴素的老人来了,他正是抗战时期任华东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创始人、南京大学校长,“文革”中因被造反派重点批判而全国知名的人物,人称“匡老”的匡亚明。
  匡老十分和蔼地召集我校十几位文科教师座谈。他说:“我干了大半辈子革命,现在退下来了,要完成四十多年前的夙愿,写一本关于孔子的书。”大家纷纷发言,他认真记录,当天便离开了学校。第二天,校方通知我说,匡老叫我马上到济南南郊宾馆去见他。我赶到南郊宾馆见到了匡老。他问我:“昨天会上,你为什么不发言?”我说:“我不同意他们极‘左’的观点。”匡老让我说说自己的观点。我自十五岁背着行李步行九十里到曲阜求学,毕业后在曲阜教书,学习、教授和研究孔子思想多年,在家庭、个人、社会关系各方面都无问题的情况下,“文革”中以“孔老二的孝子贤孙”被打倒四年。我对多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肆意贬低不满,憋了一肚子话,面对着这位慈祥的老人,一点不拘束地谈起我对孔子的看法。我一边谈,他一边点头,连声说“好!好!”等我说完,已十二点多,匡老说:“我们晚一会儿吃饭。”他接着说:“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应该认真批判地继承。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用的东西很多。我正要写一本公允地研究、评价孔子的著作,你能参与进来吗?”我听了十分高兴,马上应诺,成为他写此书时南京大学四个弟子之外的第五个弟子。日后,匡老《孔子评传》中“孔子生平”及后面的“年表”“六十句名言”部分均是由我执笔,匡老定稿而成。
  孔子的故乡曲阜,当时是个不算发达的中等县,人们习称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却是国内著名的文物古迹。早在1961年“三孔”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但这些古迹年久失修,国家拨款有限,曲阜财力更差,在维修这些古迹时经常受到财力的限制。曲阜政协有人提出可否向外募集资金,以便更好地维修曲阜的文物。为了更多地得到资助,人们当时便建议成立个组织,拟名“曲阜孔子基金会”。县里先打电话请当年在曲阜师范学校学习的万里委员长以及不久前来曲阜视察的全国政协邓颖超主席,请他们牵头。他们都表示对孔子没研究,不好承担这个职务。有人得知刚辞去南京大学校长不久、时任江苏省人大副主任的匡亚明对孔子有研究,德高望重。于是政协翟盛奎副主席便找到我,派了辆车,我们两人坐二十分钟汽车赶到兖州,坐上火车,赶到了南京。
  在此前十几天,曲师刚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孔子教育思想研讨会”。我负责会上的具体事务,在全国范围内请了不少专家,匡老也是我请来的,会后又护送他到南京。刚分手没几天,又见到我,他便问我:“你还没走?”我说:“我又回来了,曲阜想办个大事,请您出山。”翟盛奎副主席说:“孔子生在曲阜,我们要成立曲阜孔子基金会。”刚说完,匡老马上说:“错了,孔子不是曲阜的,也不是你们山东的,是中国的。成立曲阜孔子基金会,我不参加,要成立就成立全国的。”接着对我们说:“叫中国孔子基金会怎样?”后来,匡老说:“好!我可以参加。”我们希望他再返曲阜,当时七十八岁的老人一口答应下来。我们返回后,没过几天,匡老就赶到了曲阜。
  我们把匡老接到孔府西路的孔府饭店,当天晚上他对我说:“有个事必须办,你马上给我挂个北京长途电话。”县里听到匡老的要求,不敢怠慢,马上挂上,由他拨号,我在一旁听着。他说:“你是谷牧同志吗?我是匡亚明。曲阜的同志建了个中国孔子基金会,叫我当会长。我觉着自己干不了,请你当名誉会长,我才能干。”对方说了些什么,我没听见,最后听匡老说:“咱俩做这个事,一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当然要找些专家。这个事你一定要答应。天明之前,你不给我回电话,就算答应了。”我惊奇地听到两位老领导的对话竟这么随便,后来得知他们是多年的老战友。当时是晚上十点,第二天天刚亮,曲阜县政府办公人员便赶来,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打来电话,叫曲阜打报告,问匡老报告怎样写。原来那时谷牧同志是国务委员,即使当民间学术团体的名誉会长,也要下级政府打报告。当然这只是手续,报告上去很快就批准了。
  一些准备工作做好以后,1984年9月23日在曲阜孔府内召开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布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并开始工作。次日,报纸、电台都报道了成立孔子基金会的消息。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播放了匡亚明会长在孔府举行的两次记者招待会的录像,报道了相关信息。
  9月26日下午,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曲阜孔府忠恕堂召开会议。匡亚明会长宣布开会并首先发言。他说:“我们中国孔子基金会主要是为了保护好‘三孔’,进一步加强对孔子思想的研究,以及围绕‘三孔’把曲阜建设成更加美丽、更加吸引人的古香古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办这件事情需要很大的资金,所以我们要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
  这就是我当年亲历的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的初始过程。
  (作者系中国孔子基金会原理事、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