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协奏曲之城市味道
2014年09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枣庄菜
  枣庄辣子鸡
  枣庄辣子鸡,山东枣庄市颇具特色的汉族名吃,鲜、辣、香。色艳味重。
  枣庄辣子鸡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于临城县(今薛城北),有一位叫徐子华的厨师,早年在宫中做御厨,晚年在家养老,开了一家饭馆,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创造出了“辣子鸡”。他创造的辣子鸡辣中有香,辣而不过,吃起来虽满头大汗却欲罢不能,当时有句话赞扬徐子华做的辣子鸡“鸡香飘十里,客坐十里外”。(《峄县志》)
  枣庄辣子鸡,烹炒鸡肉多以本地公鸡为佳,其中以老公鸡和小公鸡最为优选。有人爱吃老公鸡这就要求有嚼劲儿,1年以上的老公鸡最合意,还有部分人爱吃小公鸡,村里庄户人家养到六七个月大的小公鸡,烹煮起来,鲜嫩可口,几乎不用吐骨头。
  枣庄菜煎饼
  枣庄菜煎饼是一种山东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老少兼宜,食用方便,俗称“鲁南热狗、汉堡包”。
  枣庄菜煎饼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中期。那时,明军与元军决战峄州;当地人民死伤惨重。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并从山西洪洞县一带把大批移民迁到峄县补充户口。移民把五谷掺水,用石磨磨成浆糊,放在铁板(鏊子前身)上,用竹片子摊成“薄纸”,并把大量的蔬菜、野菜包进去,以此充饥。菜煎饼便是由当初吃粗吃饱的无奈中,随着生活的提高逐步演化发展为今天的吃精吃好的程度上来。
20世纪80年代,菜煎饼从难登大雅之堂的农家餐桌,流传走向城市的餐馆,街头出现无数经营菜煎饼的店铺、摊点。枣庄菜煎饼五色俱美,六味飘香,成为一方美食,成为枣庄的文化品牌、特色名吃。
  2、枣庄话
  枣庄方言在诺大的北方方言区里并不另类,大同小异,但是,枣庄方言则以它特有的成语、歇后语、形容词、倒装句和声调改变则意思和用途都改变的特点独树一帜,是北方方言沃土中开出的一朵艳丽的小花。
  尽管有些字的发音,在字典里查不到,但这种特别的发音使枣庄方言描述人或事物的静动态状况时鲜活、准确、到位,大大提高了语言本身的使用价值。枣庄方言幽默风趣,看似易学,但有些虚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