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礼
2014年10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钱宁
  在孔子看来,礼基于仁,是仁的外化。礼将仁的内涵体现在各种仪式典礼之中,并形成社会中人与人不同关系的行为规范。
  【论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
  【译文】孔子说:“做人没有仁德,怎样谈得到礼呢?做人没有仁德,怎样谈得到乐呢?”
  在这里,孔子谈论的是礼乐。仁是礼乐的基础。仁是核心,礼乐是外在形式。如果没有仁,礼乐也就失去了内在意义。
  鲁国人林放也曾问过孔子关于礼的本质问题。
  【论语】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4)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呵!就礼仪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周全完备,不如心中真的悲哀。” 
  在孔子看来,礼毕竟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在本质是仁。外在的奢靡和礼数的周全,并非礼之根本,内心中的真实情感更为重要。仁者爱人,重在忠恕——这“忠”字强调的就是真情实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