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省有望用内蒙古电
特高压已成山东破除能源、环境枷锁的金钥匙
2014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0月14日讯(记者 李虎 实习生 周冉冉) 记者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了解到,7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同意建设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历经多年努力,特高压入鲁终于破冰,经济大省山东即将迎来特高压时代。预计2017年我省将能用上来自内蒙古的清洁电能。 
  根据规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中有“两交一直”落点山东。三条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全省接纳外电能力将大幅提升,最高输送容量为2200万千瓦,正常运行输电容量1800万千瓦。届时,全省正常接纳外电将达2500万千瓦,每年可接纳省外电量1400亿千瓦时,省外来电所占比重近三分之一。
  我省一次能源短缺,又是能源消费大省,2013年全省煤炭消费约3.8亿吨,其中由省外净调入2.1亿吨左右,电煤消耗量为1.7亿吨,省外调入比例高达80%。
  根据全省的负荷增长情况,在省外来电750万千瓦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电力缺口将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7年、2020年,缺口将分别达到3050万千瓦、4550万千瓦左右。
  根据《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到2017年年底,煤炭消费总量力争比2012年减少2000万吨。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受能源资源瓶颈制约的问题日益严重,而通过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可以有效缓解我省煤炭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能源供应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
  按照目前的特高压电网规划,2017年和2020年,我省通过特高压输送通道,接受省外来电的能力将分别提高到2850万千瓦、3750万千瓦,省内消耗标准煤分别减少3253万吨、7920万吨,二氧化碳分别减排5964万吨、14520万吨。
  从全省各市的负荷增速来看,中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和北部的东营滨州地区负荷增长较快,仅靠区域内的发电装机不能满足需求,缺口很大。特高压入鲁工程及相关的500千伏项目建成投产后,省外来电直接输入负荷中心,可有效缓解缺电地区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