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工作过的万第
2014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姜娜
 
  浏览地图,本是无所事事、漫无目的。不料,“万第”的名字却突入眼帘,仿佛是一个标记,唤起我心底的某种记忆。不错,它就是一个标记、一个关于爷爷的标记!我的爷爷就曾在那个北方小镇工作。
  父亲告诉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个正直善良的好青年。日寇侵略犯下的种种恶行,激起他心中的怒火。在革命朋友的号召下,他瞒着家人悄悄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保长的身份作掩护,积极开展地下工作。敌人的大量情报就通过爷爷传递到后方,为革命的早日胜利做出贡献。就像电影上演的一样,地下工作危险而残酷,为了保密,爷爷与他的上下级单线联系,加之当时交通不便,接头常常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成功。在日寇控制下的敌区,地下工作不论是风险还是难度都很大,爷爷却坚持不懈地斗争,直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万第,我还依稀记得幼时的历史课里,老师曾经讲过它。烟台革命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像一个小小而燎原的火种就诞生在这里;设立于此的中共莱阳中心县委,曾经领导莱阳、海阳、牟平、文登、荣成、福山、蓬莱、招远等县党的工作,组织开展了大量武装斗争,万第遂成为胶东各县的革命中心;还有1945年,胶东军区集中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发动了著名的“万第战役”,彻底打垮了赵保原反动武装势力,为解放胶东扫除了一大障碍。
  真没想到,心目中遥远的万第竟又如此熟悉!按照地图的指引,我们特意赶往万第小镇,去探访那个爷爷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从309国道穿过繁华的莱阳城,再沿着307省道向南行驶不远,路边的宣传牌就赫然亮出“万第人民欢迎您”几个大字,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热切地打量着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几个小小的村落,高高低低地伏在山谷里,宁静而温馨。
  越往镇里走,车辆人马越多起来,渐至人声鼎沸、水泄不通,道路两旁摆满了摊位,仅留出中间供行人和车辆通过。卖服装的、卖食品的、卖蔬菜水果的、卖日用百货的,应有尽有,看得让人眼花缭乱。卖主的热情洋溢、买家的满心欢喜,都写在了脸上。
  车子踯躅缓行,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和不绝于耳的叫卖声。视线穿过人群与商品的空隙,我努力地端详万第小镇。医院、邮局、超市、银行、种子站,到处都是新崭崭的现代容颜,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当年,与这里完全对不上眉眼。历史已经被改变,究竟哪里才是爷爷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呢?我茫然四顾,却不得而知。繁杂的人群、喧嚣的吵闹已经将我的心冲撞得漂浮而迷乱。
  顺着路边的一条小路,我们驶离省道,去往当年中共莱阳县委遗址,打算到那里亲身感受一下抗战时期共产党人的工作环境,体会他们在严峻背景下的艰难历程,接受一次红色革命教育。可惜,兜了一个大圈子也没有找到心中的圣地,可能是走错了方向吧?考虑到回程路途很远,我们只得折向省道按原路返回,心情却是疑惑、失落,久久地不能平静。当年,爷爷读过书,家有几分薄田,奶奶性情温柔淑娴,到底是什么样的境遇使得爷爷下定决心走上了革命道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究竟又为了什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