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葫芦产业自主壮大
政府退居幕后,行业协会走上台前
2014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10月14日讯(记者 凌文秀) 葫芦种植面积增加了、葫芦人赚钱比往年多了。可东昌府区葫芦人中还是缺少龙头老大,缺少能集收藏赏玩制作于一身的葫芦工艺大师。为此,本届葫芦艺术节东昌府区委、区政府打破往年政府主导办活动的模式,由葫芦行业协会打造本届葫芦文化艺术节。 
  最开始,本地的葫芦人参加一场葫芦节能赚几千元,最近几届葫芦节陆续开始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很多葫芦人能在葫芦节上接到全国各地的订单,葫芦节已经让东昌府的葫芦人慢慢富裕起来。可东昌府区葫芦产业还能做得更大更强。政府帮扶文化产业发展了七年,段本晶说,今年东昌府区委、区政府果断放手,让东昌葫芦自己发展,政府回归指导地位。
  葫芦产业缺乏龙头老大、缺乏大师是一大发展课题。“聊城曾经走出一个全国知名的‘葫芦张’,制作葫芦的内容从来不重复,每一个葫芦都是绝版。为此,葫芦收藏界人士非常看好他的作品,收藏价格很高,行情也很好。”李炳泉说,而东昌府区目前很多较大的葫芦公司、比较知名的葫芦艺人还处于初级阶段,制作不出高端艺术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