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安曾救助好多人,得知他生病大家坐不住
卖玉米换两百元 也得送过来
2014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得知张广安患淋巴瘤转移的消息后,曾接受过他救助的人纷纷前来探望。每月仅有400元低保,还要养活两个残疾儿子的郭茂英,卖掉家里2袋玉米换来200元钱送来。

  “张叔”一句话
温暖残疾小伙

  15日上午,在张广安住所里,坐满了前来探视的各界人士。14日从济南赶回来的他坐在人群中央,听着大家的关切和宽慰。张广安声音沙哑,用尽全力说话才能让对方听清。
  中午12点左右,一个济南的号码打到张广安手机上,电话那边是一个年轻人的鼓励和安慰。“没事,不用担心,张叔挺好的。”张广安说。
  “14日下午才知道张会长的事情,本来想直接去医院看望的,没想到张会长当天就回家了。”打来电话的叫张继银,是名有肢体残疾的小伙,“我与张会长只有一面之缘,2013年我从烟台大学毕业以后,回泰安参加一个由残联组织的招聘会,当时张会长也来参加这个活动,记得他说,‘上出大学来不容易,这身知识不能撂下,一定要找到工作’,当时我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张继银说,毕业时曾参加过多个招聘会,由于一直找不到工作,那段时间心里极度低落,正是张广安的鼓励让自己熬过那段时光。
  “小伙特别老实,最后是在济南找到的工作,咱最终也没帮到忙。”张广安说。
卖掉两袋玉米
老妇送来两百元

  “你可是大好人啊,怎么能病倒了呢。”15日中午,一位老妇进门之后,一把将张广安抱住,哭了起来,反倒是张广安在一旁安慰着她。“放心吧,孩子们都这么坚强,我肯定也坚强。”张广安紧握老人的手说。
  老人叫郭茂英,今年57岁,是邱家店镇渐汶河村的一名农民,老人膝下有两个儿子,1992年,大儿子宋明磊在北京一家医院被诊断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渐冻人”。据医生称,该病系基因问题所致,属于不治之症,宋明磊或许只能活到18岁。小儿子宋明峰随后也被查出患有同样的病。为了给两个孩子治病,郭茂英丈夫奔走多地,结果积劳成疾于2000年患病去世。
  2011年,张广安得知了这个不幸地家庭,随后他多次组织公益活动,给一家带去善款、米、面等,从2011年到现在,张广安和所在的泰山爱心人慈善协会一直没有停止对郭茂英一家的捐助。
  “两个儿子先知道的消息,哭得不像样,我当时不相信,又让他们从网上确认了才敢相信。”郭茂英说,两个儿子叮嘱她一定要到张广安家里来看望。
  记者了解到,郭茂英一家三口目前只有每月400元的低保,剩下的收入全靠种地取得,生活极其困难,为了凑够钱来看望张广安,她卖掉两袋玉米才凑够了200元钱,“两儿子说了,一定要给张会长送过来。”
  虽然张广安极力推却,郭茂英还是坚持把钱留在张广安家里。“这钱不能要,她们更困难,一定再通过其他活动送回去。”张广安对身边的志愿者说。
六岁娃小文硕
想见“张爷爷”

  “从近乎绝望到孩子像正常人一样,真是很感谢张会长的帮助”文硕妈妈赵静静说,现在,经过张会长协调,也免费储存了脐带血。13日得知张会长病情,让她太意想不到,只要能让张会长好起来,自己做什么都值。赵静静给6岁儿子文硕说后,文硕一下子从床上站起来说,“咱们去看张爷爷吧。”
  据了解,去年11月3日,小文硕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最终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不让儿子因无钱医治而失去生命,夫妻俩东借西凑,几乎跑遍所有亲友街邻和熟人。但是对于高额医疗费用,所能借来的钱实在是杯水车薪。小文硕的家人整日以泪洗面。
  今年4月,张广安知道了这件事,立即发起救助小文硕的倡议书,开始为小文硕筹款治疗。今年7月13日,是小文硕感染最厉害的时候,张会长带领协会志愿者顶着烈日为文硕进行爱心义演,期间还会带着双语幼儿园的孩子们去陪小文硕玩。现在,原本半个月输一次血的小文硕,经过治疗,已经能40天左右输血一次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