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韩华侨华人带浓重山东乡音
2014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15日讯(记者 刘洁) “浓浓的乡音让我感到很亲切。”中华海外联谊会海外理事、汉城华侨协会历代会长杨德磐,他出生在韩国,是生长在韩国的第二代韩华,却操着一口浓重胶东口音的普通话。2014山东旅韩华侨华人恳亲大会聚集了近百位旅韩侨胞,他们交谈中运用最多的还是那带着山东乡音的普通话。 
  韩国有40多个华侨华人协会,旅韩华侨华人非常重视包括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子女从小就被送入侨校进行系统的中华文化学习,许多第四、五代华侨华人都还保持着中国的传统习俗,韩国现有华文小学32所,中学4所,具有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因此,第二代以后的华侨后裔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许多中老年华侨的普通话仍带有浓重的山东口音。 
  “海外游子最缺失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安全感。”全美韩华基金会召集人吴金柱感叹,这次来威海,他感受到祖国的认同,乡亲的热情。生在韩国,在美生活37年,吴金柱依旧自认自己是中国人,“目前,基金会正在编写韩国华侨史,已经发行杂志《韩华世界》,在全美联系大家感情,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国的感情。”吴金柱说,新生代的侨胞要多回中国、多到故乡看看,自己的大女儿斯坦福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浙江大学进修,研究中西文化比较教育,希望为中西文化教育贡献力量。祖籍威海的汉城华侨协会会长秘书长、恳亲会韩国代表团秘书郭有元说,等孙女年长几岁,一定带她来威海,认识家乡,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省侨办今后将有计划地开展海外山东籍华侨华人中青年负责人的侨领培训工作,让更多的海外山东籍中青年侨领通过培训增强对中国国情和齐鲁文化的认知。”省侨办主任刘方会鼓励韩华侨胞多关心、培养、提携侨界后辈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