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武术爱好者万里赴济访名师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梁山功夫院院长宋义祥(右)、山师大教授李成银(左)、德国子午门传人李玉华(中)与德国武术爱好者。
     本报济南10月20日讯(见习记者 刘飞跃) 伴着轻快的音乐,手挥子午八卦刀,一群人在山师大操场上迈着固定的步法演练子午门功夫……他们是来自德国的中国武术爱好者,近日专程来山东济南拜访武术界前辈。
他们都有中文名
  小燕、三羊、陆德伟……乍一看以为是中国人的名字,其实不然,这些都是造访济南的德国武术爱好者的名字。据德国子午门传人李玉华介绍,他们一行共13人,来自德国的柏林、波茨坦等地区,此次不远万里专程赴山东,就是为了拜访梁山功夫院宋义祥院长和山师大李成银教授。
  “我叫三羊,来自柏林。”武术爱好者三羊今年54岁,正在田径场里与朋友切磋子午门功夫。记者问他为何名字叫三羊,宋义祥院长说:“三羊,取自三羊开泰之意。”他称,现在国外很多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是古老的东西,外国人越喜欢。
  李成银教授说,武术没有国界,子午门功夫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功夫,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学习中国传统武术的外国友人很是仰慕中国文化,否则也不会起一个中国名字。
  三羊称,学习中国武术不仅仅是学基本的招式,更要学的是武术本身的文化内涵,否则只学武术招式就是空的。
传统武术很神秘
  领队李玉华介绍,在这群武术爱好者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61岁。陆德伟是这群武术爱好者中年龄最大的,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需要每天坐在电脑面前,以前练过跆拳道,现在练习子午门功夫。陆德伟称,练了子午门功夫后,身体状态比以前好多了,体格也健壮了许多。
  54岁的三羊也很有感触,他以前练过其他门派的功夫,现在学了一年的子午门功夫,发现子午门功夫很完整。“子午门有外家的味道,但是练过后发觉是门高深的内功。”他说。
  祖籍荷兰的马丁现在定居波茨坦,今年16岁,正在学习子午门中的水浒拳、八卦刀和易筋经。今年8岁的小燕是这一行中年龄最小的,但是她从3岁就开始学习子午门功夫,距今已经有5年时间。宋院长介绍,小燕是这支队伍中最早接触子午门易筋经的,学得也很好。
  小燕说:“练习子午门功夫不累,而且易筋经练完后浑身发热,我觉得中国武术很是神秘。”
中国功夫国外盛行
  今年五月,德国子午门全国比赛在波茨坦举办。在比赛中,德国子午门弟子们缓缓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是有史以来,在德国的武术比赛中没有一个中国国籍的人在场,却升起中国的国旗,奏唱中国国歌。
  本次比赛的组织者是李玉华,她是一名新加坡人,同时也是德国子午门传人。她说,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武术很是痴迷,而且练习中华武术也增加了对中国的感情。
  现在李玉华带的德国学生有近1700人,而且练武队伍逐渐壮大。李玉华早年练过子午门功夫,后与宋义祥院长在加拿大结识,被宋义祥院长的子午门功夫折服,拜宋义祥为师。
  “外国人认为子午门是中国原生态的武术文化,他们对中国武术的认同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宋院长说,子午门功夫是与少林、武当、峨眉并称的中国四大武术流派,但现在练习子午门功夫的国人很少,相反,外国人很热衷于子午门功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