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种温暖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络浅微

  那一年,我在乡下租房而居,房子很旧,院落土墙坍塌,一副落魄的景象。夏季连雨天,屋内漏雨,最难挨的是冬天,炉子总是倒烟,家具衣物上都充满了煤烟气味。安上引风机,煤才能充分燃烧,室内暖和些。
  赵姨六十几岁的年纪,身材高大健硕,勤于劳作,说话爽快。她是我好朋友琳的母亲,与赵姨见面次数不多,印象中她为人热心。
  也许是琳对她母亲说起我的居住条件,某个寒冷的傍晚,院中的小狗汪汪地叫个不停,我闻声而出,大门口有一农用车,赵姨和她弟弟正往院中扛装满玉米棒的袋子。瞬间,有一种窝心的感动缓缓流淌。要知道,赵姨的弟弟也是五十开外的老人,两个加在一起一百多岁的老人,冒着缤纷的飘雪,踩着脚下冻冰的地面,一步一趔趄地运送引炉子的柴禾,那份惊喜中夹杂的歉意难以形容。
  我喊来邻居帮忙,一会儿就运完了。赵姨说,这些玉米棒都是她和弟弟给人打玉米时,向东家给我要的。听琳无意中说起我的事情,寻思着有空送过来。赵姨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你不会总住这样的房子。”
  两位老人没有歇息,急急忙忙地开车回家了。直到今日,我都以没能请到两位老人到屋内喝杯热茶而愧疚。
  一个周末,我正在家里写文章,赵姨来了。她说自己忘记戴干活的围巾了,想和我借一条。我没有她常用的那种方围巾,找到一个稍微厚实点的红色带褶丝巾,赵姨说真好看,见她喜欢,我说自己几乎不用,送她得了。赵姨推辞不过,就围上了。
  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一次在集市上,我和赵姨相遇,她戴着我送她的那条丝巾,寒暄几句后,她居然解下丝巾说要还给我。我忙跑出几步远,大声对她说:“给您的东西哪有往回要的道理,再说,我从不围那丝巾,搁着不用就是浪费,阿姨您围着挺好看,千万别再提还这茬,再提,我就和您急。”赵姨笑呵呵地重新将丝巾围好,我才放心地继续闲逛。
  有时,在琳家聊天,赵姨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眼角眉梢露出慈祥的笑意,我感到一种被长辈关爱着的温暖。
  琳和她母亲一样,待人和气友善,处处在细节上为朋友着想,给予关照,给人一种细水长流的滋养,似乎不经意,却是别人心中渴盼有人帮助信任的那个静置空间被她轻轻拂过,有如微风过隙,吹散不少心灵的尘埃。
  善良是一种可以被人感知的温暖,不管经过多少时间,都会令感受到善良抚慰的人铭记很久,并传递表达出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