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下的朝阳街记忆
烟台青年画家历时7个月将烟台老建筑油画印成明信片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画家付军胜。 受访者供图
  “德国邮政局旧址”明信片。 本报记者 陈莹 摄
     本报记者 陈莹

  德国邮政局旧址、挪威领事馆旧址、烟台邮局旧址……提起这些建筑的名字,老烟台人都知道,这是在说朝阳街。作为烟台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这些老建筑,在烟台青年油画家付军胜的笔下,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风格,历时7个月,付军胜用他的画笔将这些老建筑留在了画布上,并印成了明信片。
将烟台老建筑留在笔下
  2013年夏天,付军胜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回到了老家烟台。几经选择,付军胜将画室选在桑园路上的一幢四层小楼,成为了一名自由画家。9月底的一天,站在画室东窗前眺望的付军胜决定:要将烟台的老建筑留在笔下。
  烟台的历史文化大多浓缩在朝阳街与所城里两处,付军胜将眼光率先放在了朝阳街,在一定程度上是他画油画,而朝阳街上西方艺术风格强烈的老建筑更适合艺术展示。“现在经济发展得很快,文化却追得很吃力,想用我的笔记录下一些东西。”付军胜说。
  就在付军胜画烟台老建筑后不久,朝阳街上的一个店铺的老板找到了他。“他对我的想法很感兴趣,想出一套朝阳街上老建筑的明信片。”同样是年轻人,付军胜说,他们很快就决定合作。
画家笔下的前卫朝阳街
  与我们惯常见到的纪实风格的城市地标的作品不同,看付军胜笔下的朝阳街,有人直呼:会陷入一种复杂的情感中。“虽然能找到影子,又感觉不像,‘对上号’的过程有点吃力。”付军胜说。
  油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9月底开始画,一直到12月,油画的创作用了三个月。”冬天的朝阳街阴寒得凛冽,由于晚上时常作画到12点多,没有暖气的画室冷到了冰点以下,“好几次,我画着画着手指就抽筋了。”付军胜说。
  “烟台近代留下来很多老房子,我住的院里就有一座,建于1904年,这些房子大都保护得不好,大多已经老旧、破败,我觉得它们都是宝贵的东西,我想要把这种风格和老房子的存在感结合自己的造型方法表达出来,记录下来,去了解它们,关注他们,因为我们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才有可能知道到哪里去。”付军胜说。
  2014年4月,历时七个月,付军胜的朝阳街街景油画终于被印成明信片。由于明信片是以朝阳街上的老建筑为主题,付军胜前期画的其他一些老建筑并没有入选在内,最终只选用了五张。明信片上与画面相配的简短文字,同样是一种创作,不仅是对建筑本身的介绍,也是对建筑艺术的诠释。只有认识其意义,才会有保护的自觉。付军胜也希望通过油画作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老建筑之美观,铭记烟台历史之厚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