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村落入选省级首批传统村落
分别为阳谷侨润街道办事处迷魂阵村、阳谷七级镇七一村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迷魂阵村一隅。
  七一村的老街巷。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19日,山东省第一批103个省级传统村落公示期结束。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聊城总计两处成功入选,都位于阳谷县境内,分别是侨润街道办事处迷魂阵村和阳谷县七级镇七一村。
迷魂阵村:计划修建孙膑阁、八卦迷魂宫
  “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这是迷魂阵当地留传的一首民谣。“几年前,我开车到迷魂阵村,确实找不到出村的路,还是当地村民指点后才绕出来。”市民陈女士说。曾听当地人说,有些外村商贩进村后,曾遇到过一位在家门口洗衣服的妇人十次,还一直好奇这个村子的人怎么都这么勤劳。 
  出阳谷县城往北约6千米,就能抵达迷魂阵村,这是战国时期齐将孙膑大败魏国大将庞涓的古战场。相传孙膑跟庞涓一起拜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为魏国将军,忌妒孙膑的才能,骗他到魏国,处以膑刑,后孙膑秘密回到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在迷魂阵大败庞涓,从此名扬天下。 
  迷魂阵村建筑格局奇特,全村路径斜曲,由东西并列的两大块分成前后两街,中间折一个大弯,整个呈牛梭子形。房屋随街道走向而建,斜度不一,定向各异,一条街的两旁都称堂屋(北屋)的,却正好差90度,像迷宫一样。外来人入村,不论空间感(方向感)还是时间感都会产生错觉。 
  现在的迷魂阵村仍保留着原貌,外人进去分不清东西南北,进村后在弯弯的胡同里行走,不久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有的走来走去,又回到原路。战乱时期,兵匪闻其名不敢入村,后人感德建起了孙膑阁和孙膑庙,如今只剩下民国时期的一块万民感灵碑。 
  阳谷县文化和旅游部门把开发迷魂阵列为近期的目标之一,准备修建孙膑阁、八卦迷魂宫等景点。届时,迷魂阵将以新的面貌欢迎广大游客的到来。据了解,现如今迷魂阵周围道路通畅,当地火车站、汽车站都有直达班车。
七一村:领略运河主题的“江北小江南”
  七级镇是一个古镇,历史悠久,有大量文物遗迹留存,保存较好的有七级古街区、运河古码头、七级下闸(北大桥)、翟家祠堂、狄家药铺、一碑担两间茶馆、碧霞祠等古迹大都存留在七一村。 
  其中七级古街区、古码头于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运河古码头还被评选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古京杭大运河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七级镇作为运河的组成部分,十分重视古镇保护,制订了《七级镇古镇区保护规划》。2011年,七级镇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以“重塑运河古镇、再现历史风貌”为目标,全力打造“运河七级古镇”品牌。为建成别具特色的古镇,聘请了全国知名古建筑专家钱运选教授,对七级古镇进行了规划设计,设计理念为“以运河文化为框架,以历史文化为经脉,以民俗文化为血肉,以旅游经营谋发展”。在保留原有的古迹和清末时期、文革时期的建筑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综合配套”的理念,以恢复七级运河繁荣时期的明清建筑为主。古镇区规划面积700亩,主要包括以古码头、古街为主的运河文化旅游区,以顺河街为主的商业购物区,以湖为主的水上娱乐休闲区,以园林宅院为主的休闲居住区等四部分。总建筑面积为94788平方米。主要恢复古码头、古街巷、碧霞宫、翟家祠堂、狄家药铺、田宗客馆等遗址,建设古镇城楼、四门、广场、会馆、沿河沿街店铺、园林住宅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筑风格以明清建筑为主。届时,运河古镇风貌将得以恢复,“江北小江南”的秀丽景色将充分展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