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体内沉默的杀手吗?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随着青岛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也越来越多。 杨林 摄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因为不少病号腿疼、腰疼甚至骨折后才发现自己骨量流失的现实,骨质疏松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年轻人会不会得骨质疏松?哪些生活习惯导致骨头越来越脆弱?哪个年龄段骨量丢失最严重?下文为您一一揭晓。
两年间每天一瓶可乐 27岁小伙得了骨质疏松
  27岁的张欢(化名)是青岛一家公司的员工,平日里他很少喝水,渴的时候就抱着可乐喝,用他的话说“每天大瓶的可乐都能来上一瓶,家里冰箱里堆满了可乐。”
  有朋友知道了张欢的独特“嗜好”,劝他可乐要少喝,听网上说有人喝多了骨质疏松。张欢不仅没听进去,还一下了连喝了两年,直到最近他睡觉的时候总感觉腿抽筋,早晨起来感觉腿发沉,意识到可能真出了问题。
  利用单位体检的机会,张欢加测了骨密度,结果显示他的骨密度水平偏低,有了骨质疏松的前兆。“平时是不是喜欢喝可乐或者茶水?”因为很少碰到像张欢这样年轻的骨质疏松病号,医生赶忙询问。张欢这才讲出了自己每天一瓶可乐的嗜好。在医生建议下,张欢停掉了可乐,腿抽筋、发疼的症状逐渐消失。
  医生表示,像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成分大部分是磷酸,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了钙在骨质沉积,导致骨骼发育缓慢,降低骨峰量。
腰腿疼、易骨折都可能是患病信号
  “现在年轻的骨质疏松病号时有出现,主要病号群仍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岛市立医院本部骨科主任李维林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大多数患者不知道的是,除了因为上年纪、饮食等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肾炎透析、白血病、胃切除等也能引发骨质疏松。
  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骨科,8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占到了40%,每年两三千病号因骨质疏松来看病,每年1000台左右的手术中三四百台是给骨质疏松病号做的。李维林表示,作为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青岛的骨质疏松患者仍会增加。
  “多数人对自己的骨健康并不关注,绝大多数病号骨折、腰疼腿疼后检查才知道已经骨质疏松了。”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骨科主治医师王英华说,19日晚上他正在值夜班,一个90岁的老太太在孩子的搀扶下来就诊。老太太晚上睡觉蹬了一脚被子,结果脚腕骨折,检查还发现她已经严重骨质疏松,导致她骨头脆性增加。
30岁后要及时了解自己的“骨银行”
  “一生中不同年龄时期骨钙的含量是不同的。”李维林说,出生时,全身钙含量仅为25克,成人体内钙含量可达一二百克,30岁左右人的骨量达到一生中的高峰,50岁起骨量平均每年丢失0.5%~1%,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丢失骨量3%~5%,妇女骨量丢失最终可达峰值骨量的30%~40%,男性丢失20%~30%。因此峰值骨量就如同人体内的“骨银行”,年轻时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在“银行”中的“储蓄”越多,可供人们日后消耗的骨量就越多。男性60岁以后和女性绝经期后是骨质疏松的高发期。
  李维林建议,每个人在30岁左右最好做一次骨密度测定,了解自己“骨银行”的存款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对策。女性在三个时期要特别注意补钙,一个是青春发育期,二是怀孕哺乳期,三是绝经期。这三个时期如果补钙没跟上,钙流失就会比较严重。
  年轻时,钙的收入大于支出,可以把钙质存在骨髓里,增加“骨量”,攒起“骨本”。
  到了30岁,收入和支出基本相等了,骨量也达到了一生中最大值,成为“峰值骨头量。”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收入小于支出,只好从骨髓里调取钙质以满足日常代谢的需求。
  久而久之,骨髓里的钙质愈来愈少,骨量愈来愈低,最终导致了骨质疏松。
储存期
峰值期
入不敷出期
透支期
1、是否骨质疏松可自测
  60岁以上男性和45岁以上女性都应该注重骨密度检查以防骨折致残后遗憾。高危人群有自测方法,(体重KG-年龄)×0.2,数值低于-1的应引起警惕,小于-4的属于高危人群。
2、骨质疏松高危因素
  低骨密度、脆性骨折史、年龄大于65岁、有骨折家族史、吸烟、喝酒、早期绝经(小于45岁)、长期营养不良、影响骨代谢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肝素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
  李维林指出,亚洲人与欧美人相比本身体重较轻,骨骼受到的承压锻炼少,骨骼的强度本来就低。再就是很多生活习惯,比如不爱晒太阳、不爱喝牛奶、高盐饮食又不利于骨健康,给骨质疏松埋下隐患。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怕晒太阳。人体能不能吸收钙,维生素D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获取维生素D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吸收紫外线。紫外线具有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作用,皮肤在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便可合成维生素D。
  医生建议:
  每天晒太阳要达到两个小时,8:00-9:00和16:00—17:00是最佳时间段。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效果,因为多数玻璃有隔离紫外线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甲状旁腺亢进,骨吸收加剧,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没事吃点维生素D可以增进钙在肠道里的吸收,促进骨基质矿化,减少尿钙排出。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追求“白骨精”。不管是不是真的肥胖,女人们总觉得自己身上的脂肪太多,减肥成为永恒的话题。绝大部分的女性在减肥过程中,打乱了正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平衡,而以蔬菜水果等素食为餐,过分地将油脂饮食拒之门外。孰不知,油脂是人体摄取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消瘦可影响性激素的代谢,而导致骨骼脆弱。总之,通过节食来减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为日后的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医生建议:
  为了减肥吃素食的市民可以多吃鸡蛋、肉、虾等预防骨质疏松。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三:缺少运动。出门有车代步,上下楼有电梯,坐在电脑前忙了一天,回家根本不想锻炼,现代都市人运动少得可怜。机械运动负荷的刺激是保证骨骼健康的必要条件,肌肉收缩及舒张运动的机械负荷会促使生长期骨钙盐量的增加,如果运动、负荷不足会减弱对骨骼的机械刺激,造成肌肉萎缩、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最后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医生建议:
  日光下锻炼是最佳的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方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