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该“享寿”
2014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华悦

  隔壁有一对老夫妻,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两人都是退休教师,每个月有不少退休金。两人的退休金加起来,能过上挺不错的日子了。而且,这对老夫妻和我见过的多数老人不一样,对生活不但不凑合,还挺会享受的。
  两人衣服一天一换,每天都让你感觉很精神。看那款式都挺新颖的,不像是穿了多年的旧衣服。至于颜色,更不像多数老人一样,不是黑色就是灰色。老婆婆的衣服大多亮丽鲜艳,而老伯伯的衣服款式、颜色也很时尚讲究。
  三天两头,楼下就有人喊:快递!这时,毫无疑问,十有八九是隔壁的老夫妻在网上买的东西。两人退休后,学会了上网,时常到网上采购一番,有时是衣服,有时是外地的特产,有时则是些小玩意儿。两人网购的频率,令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有时一连几天看到隔壁门窗紧闭,就知道两人出去旅游了。每个周末,两人都会去附近的地方玩玩;每隔一两个月,就会走远一点,到外省的名山胜水旅游一番,最近两人还出国旅游了一趟。老先生说,这辈子,身边见到的都是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也没见过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出国走走,也不枉到这世上走了这一遭。
  多数时间里,两人的日子也挺悠闲的,逛逛公园,种点花花草草,有时约上几个朋友,唱歌跳舞扭秧歌,或者下棋看电影。两人还请了个钟点工,平日里从洗衣做饭到打扫卫生,样样都不沾手。
  有一回,我禁不住问老先生,你们不用带孙子吗?
  老先生笑着告诉我,几个子女一开始都有这种想法。有一回吃饭,大媳妇就提出,夫妻两人忙,没空带孩子,不知道老人家能不能搭把手?老先生告诉她,自己的大半辈子都花在儿女身上了,不想临老了,剩下这么点时间,还得耗费在孙辈身上!
  儿女们当场就无言了。确实,大多数人为自己而活的时间太少了,从儿子到孙子,多数老人家几时为自己活过?年轻时,照顾家庭和儿女,像蜡烛燃烧自己;一根蜡烛快烧完了,还得发挥余热,照看第三代。自己的生活,能省就省,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件衣服穿个十年八年都舍不得扔,攒下的那点钱又惦记着奉献给儿女。直至离开这个世界,自己也没享受过好日子。
  所以,这对老人家在这方面就不愿重蹈覆辙。两人退休金不低,从不向儿女伸手,自然活得硬气。有时,儿女们有困难了,老人家也不吝于伸出援手。逢年过节的,反倒是老人家在贴补儿女。想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就到儿女家中,帮忙带孩子,料理家务,倒也其乐融融;想过二人世界了,就回到自己的小窝来。当然,确实有困难的时候,老人家也会帮忙带一段时间的孩子,但说到底,这只是救急,不是长久之策。
  其实呀,老人们就该这样。一味对子女奉献,对自己凑合,人生也过得太冤了。人到了晚年,就该好好“享寿”,追寻快乐,而不是牺牲晚年来换取儿女的生活便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