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味绕庙千年 兴学不止今朝
2014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棣州文庙太和元气坊。
  ▽ 文庙中的大成殿。
     宋代以“兴文教”立国
文庙建于徽宗时期

  10月20日,记者根据地方志记载的信息,来到惠民县县委所在地,寻找文庙街的地标,看到路旁写有“文庙街”的指示牌,文庙街的碑铭应该就在不远处。果然,寻寻觅觅近一个小时,在脚下的人行道上发现了碑铭,紧靠着盲道,嵌入路面。
  光绪二十二年惠民知县王学曾主持编写的《惠民乡土志》中提到了文庙,并记载“内有碑碣甚多,有蔡京所撰皇帝碑,痈诏碑,字皆剥落,惟碑首‘皇帝赐辞痈诏’六字尚存”。蔡京是宋徽宗时期的权相,被后人列为送“四大奸臣”之首,但他书法功底深厚,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痈诏”应是有毛病的诏书,有什么毛病,是被后人篡改,还是人们因痛恨奸臣蔡京而对他唾弃呢,因为该碑不知去向,记者也很难继续了解。但是,按照碑刻的记载,文庙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建立起来。文庙的建立与北宋倡导的官学密不可分,因为孔子是学生的万世师表,官学发展起来后,作为供奉孔子的文庙也必然发展起来。官学是在北宋朝廷倡导的三次兴学运动中发展起来的。
  宋代以“兴文教”立国,宋初“大郡始有学,而小郡犹未置”,到了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主持朝政,实施庆历新政,“数闫兴学校,本行实”。在他的推动下,朝廷下诏:“诸路州、府、军、监除旧有学外,余并各令立学,如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若州、县未能顿备,即且就文宣王庙,或系管屋屋宇……”这就是北宋兴起的第一次兴学运动,“文宣王庙”就是文庙,如果州县没有能力建设校舍,就占用文庙的房屋。第一次兴学运动后,“州郡不置学者鲜矣”。因此,惠民县的县学,或者当时称棣州州学,最晚在宋仁宗时期就建立起来。随着宋代王安石推动的第二次兴学运动,各州县学推行学田制度,使各地州学或县学有了经费保障。宋徽宗崇宁年间,蔡京主持了第三次兴学运动,令“天下州县并置学,州置教授二员,县亦置小学”,在这次兴学运动中,棣州州学教授赵挺之等办学成绩卓著,为山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赵挺之的才能被蔡京发现,几次提携,成为宋徽宗时期所倚重的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也富有才华,使著名的金石学家,他和妻子李清照的爱情故事千古传唱,而才女李清照的诗词蜚声文坛,成为北宋“婉约派”代表。棣州州学最晚在宋仁宗时期建立起来,而棣州文庙应该最晚在宋徽宗时期建立。根据当时棣州的富庶情况分析,棣州州学和棣州文庙分置,在这稍后有金一代得到证实。
文庙历经几次维修
学者纷纷为其题记

  金代继续提倡兴学教化,明确规定了各级地方官学的学生名额。从章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的定制中得知,棣州州学的人数核定为15人,济南府学位40人。有金一代,棣州人对文庙进行了一次维修,当时的泰安进士党怀英写下了著名的《修棣州文庙记》,其中是这样记载的:“棣州志,东南为宣圣庙,即殿后为横舍,积岁攲倾。客有梁圭者,来自黄龙,乐州之风土而家焉。其子栋肄业学馆,有场屋声。一日谓栋曰:‘异时营缮,尔当三十万为助。’明昌三年,郭公安民由礼部侍郎出守是州,慨然有修旧起废之意。方复经度,会有移镇之命。明年,石公玠实施即来,思举前作,独念给用不足,栋因告其遗命。复有郡人荣昌闻风欣然,愿同栋数。即又厌次进士李浦,亦以帛币为助,副以梁橑众材直百千石。公闻之喜曰:‘可矣!’经始于五年春,三月而工毕,于是年季秋落成之日,士庶耆老咸叹欢相贺,以为壮丽严敞,视旧有加焉。”
  党怀英工诗文,“当时称为第一,学者宗之。”是明昌年间的文坛盟主。他诗词兼美,而以诗的艺术成就最高,其山水诗鲜明生动,对后世影响很大。文章中提到维修的仅仅是文庙,与州学没有关系,由此断定州学和文庙不是一回事,是各自独立的。元代在文教制度上重视儒学,府州县学普遍设立,学校数量大大超过了宋金,至治三年(1323年),棣州儒学重建,规模超过宋金。这一时期,州学和文庙合为一处,称为棣州学官,这在元朝散曲大家张养浩的一篇记文中体现出来。元朝对棣州儒学和文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维修工程结束后,历城人张养浩写下了《重修棣州学官记》。
以至圣殿为中心对称
太和元气坊宏伟壮观

  棣州文庙以至圣殿为中心,前后以轴线为基点,左右对称布局,主轴线有太和元气坊。金水桥(东西向的一条河)龙门。棂星门、戟门、至圣殿(即大成殿),明伦堂,辩经阁,凤凰台(烽火台)有东西庑房。其东侧有忠孝祠、名宦祠、寅门、崇圣祠,西侧有乡贤祠、下马碑、节孝祠。
  太和元气坊建于宋代崇宁元年(1102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知州王永积重修。此额盛赞孔子的学术思想,如同太空天体,循环经复,永恒长存。
  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第一道门,面阔三间,石质,由三组石料组成,有歇山顶,绿琉璃瓦覆盖,两侧脊略低于中间屋面,中间石柱分别由四根石柱支撑,显得宏伟壮观,这是典型的官式作法。
  步入太和元气坊就是金水河,有一座桥,叫做金水桥。
  第二道门为龙门,门阔三间,官式作法,绿琉璃瓦覆盖,有一台基高出地面1米左右。
  步入龙门后有半圆形的池塘叫做泮池,又称泮水,是地方官学的标志。由于古代帝王立学,名“辟雍”,四周环水,中央建堂,俯瞰如玉璧。诸侯一般为半圆形,壁为石砌,位于棂星门前面。棂星门前有广场,棂星门中间三间,东西两侧有便门,东西两侧有十几米的院墙,院墙的两端建有宫阙,这是进入文庙比较重要的门。
  步入棂星门就是戟门。戟门,也称大成门,五间,两侧各建有一段院墙,院墙连接建有两个便门。平时侧门开启,正门只有在祭祀孔子的时候才开启。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诏文门立戟十六年,用正一品礼。徽宗太观四年(1110年)又增加到二十四戟。
  步入戟门就是文庙的主建筑——至圣殿。至圣殿七间,进深三间,有七步台阶,是供奉孔子塑像、学子祭拜孔子的场所,所以其建筑规模与孔府的大成殿完全相似。它的体量大,形象美,突出于四周门庑殿堂之上。
  目前,文庙曾在位置已经为惠民县委所在地,初来乍到一下子辨不出文庙的痕迹,但是附近的老人都知道,这里就是出名的“文庙街”,听说过关于棣州州学的故事。
  棣州文庙即孔子庙,位于今惠民县委所在地。原来有气派的牌坊,建于高高的石台之上,琉璃瓦屋面,木结构,造型严谨,做工精致,横匾额为“太和元气”,相传为曹操所书,进门后是泮池,过桥北行不远是棂星门,上有竖匾额“文庙”。棣州文庙最晚在宋徽宗时期建立,是宋朝兴学运动的产物。
  本报记者 王文彬 王璐琪
本报通讯员 张建国
  △ 乾隆年间的文庙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