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寨里镇环境综合治理显成效
昔日垃圾堆“变身”文体广场
文/片本报记者郭延冉
2014年11月0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别看现在这个广场修得这么好,原先什么样你们根本想不到。这块是几个乱搭的柴禾棚子,这块是姜井……乱糟糟的一片。”在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薛埠村村委会前的文体广场前,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薛学报向记者讲述村里一年来发生的新变化。一年来,村民家门口乱堆放的柴禾堆、垃圾堆、粪堆不见了,街巷两侧的墙上绘上了历史典故;一刮风就尘土扬天的土路不见了,变成了宽敞、平坦还装了路灯的水泥路;原先乱糟糟的垃圾场不见了,变成了现在每晚热热闹闹的文体广场。这一切不仅让做了22年村书记的薛学报感到欣慰,更让百姓心里乐开了花。
记者采访了解到,薛埠村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寨里镇“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该项目投资1985万元,除了薛埠村,在寨里镇,孔埠、宋埠、金井等9个行政村共6764名村民尝到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甜头。
试点“乡村连片治理”
9个村都成生态文明村
据莱芜市莱城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寨里镇“乡村连片治理”项目于2013年5月份开工建设。项目涉及薛埠、孔埠、宋埠、张埠、公家庄、北峪、吴家洼、燕家汶、金井等9个行政村,6764人。项目涉及村内道路、排水沟修建、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村内“三清”、“五化”等多个方面。项目预算投资1285万元,决算总投资1985万元。根据省财政厅综改办统一安排部署,2013年12月10日对寨里镇“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进行了考核验收。
经实地检查,莱城区乡村连片治理计划实施的170个项目全部完工。其中,村内道路硬化项目9个,总长度29000米;村内沟渠项目9个,总长度13000米,小街小巷硬化项目9个,总长度21000米,绿化项目9个,修建花池1260个,栽种各类绿化苗木10万株;亮化项目9个,安装路灯260盏;清运垃圾2460方,整修自来水管网11000米,清理三堆及乱搭乱建4200处,新建文化广场9个,粉刷墙面10万平方米,手绘文化墙6000平方米,项目村全部达到了市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成为了莱城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亮点。
“争取到了全市唯一一个连片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镇政府高度重视。历经8个月时间,项目顺利通过省检查组验收,在全省28个县市区中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寨里镇纪委书记吕恒昌说,在这项工作中,镇政府具体做到了三个结合、四个到位,实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基层班子的威信进一步提升,干群关系焕然一新,总体上达到了“乡村文明环境好、乡风文明品德美”的整体效果。
群策群力惠民治理
让更多村居受益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虽说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但由于村民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起初的工作并不那么容易开展。
在金井村的文体广场上,记者见到了买菜回来的村民冯勒山。他说,原本脚下这片广场上有他们家的一间老房子,平常用来放点杂物,用着挺方便。“听村里说要征用这片地搞建设时,我不大同意,不愿拆了这房子。后来村两委多次上门做工作,说是要在这片地上建文体广场,供村民消遣娱乐用。听了这个我很高兴,就答应拆房子了,还帮忙给邻居家做工作。”68岁的冯大爷说,当初做的决定很正确,广场建起来后,每晚都特别热闹,老年人来健身,妇女们爱上了广场舞,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不少。“要是再能成立个小剧团就好了,我年轻时就好吹拉弹唱,村里还能组织起一帮人来办这个剧团。”冯勒山向村支部书记刘洪青提议。“那太好了,你抓紧组织人,村里帮你争取设备,有了自己的剧团,咱村也能组织上一台文艺演出了。”刘洪青高兴地说。
寨里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尊重老百姓意愿,群策群力,是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寨里这片村子比较偏僻,过去比较贫穷,现在村民日子越过越好,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了。”吕恒昌说,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初显成效,越来越多村子的村民也想纳入“整治”。“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们又成功争取到了“乡村连片整治”项目,该项目涉及寨西、寨东、寨南、小下、卞官庄、魏王许、边王许、赵官庄、宜山镇驻地及周边9个村,计划总投资近1900万元。”吕恒昌说。据他介绍,目前已完成了项目的规划编制和招投标工作,项目区各村也在进行乱搭乱建和“三堆”的清理,为全面施工做好准备。
采访中,记者在魏王许村街头看到,工人们忙着粉刷村民房屋的墙壁,文体广场也初露形态,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