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限行有效果东营劝返两万多起闯限
2014年11月0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7日是东营限行第二天,记者在市区主要路口调查发现,单号车辆占到了八成。上午11点,在东营东三路与黄河路交叉路口,与以往同时段相比,车辆明显少了很多,穿行的车辆中绝大多数车牌尾号为单号。“今天确实感觉路上车少了很多,一点都不堵了!”家住东营东城的市民王先生介绍,他的车辆尾号为单数,6日开车上班后才知道限行的消息,当晚回家就搭乘同事的双号车。
“我们家楼下的小两口今天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的!”家住东营东城的市民张女士介绍,身边很多被限行的朋友都选择了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方式出行。据了解,APEC会议期间,东营市公交公司增加了班次和运力,新购置的90台气电混合动力和30台燃气车全部上路“执勤”。
7日下午,东营交警支队称,限行以来,多数接到通知的驾驶员能够自觉遵守限行规定,两日来,交警累计通过警示教育纠正闯限行交通违法行为21200余次。
在德州,7日上午10时,记者在市区各主干道看到,虽然不时仍可看到双号牌照车辆上路行驶,但路面车辆总流量较往常有较大缩减。
德兴北大道与青年路路口是德城区车辆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7日上午10时,记者在该路口目测车流量,10分钟内约有90辆汽车经过本路口,与限行前相比减少近二成,经该路口的车辆中大多数为单号车。
7日,在滨州,记者获悉,交管部门在市区重点路口设置23处限行提示牌,向市民发放10万份告知单,路面行驶的双号车辆寥寥无几,限行效果较好。
下午4点钟,记者在滨城区黄河八路渤海十一路路口看到,一则醒目的机动车限行提示牌摆放在路口中央,近40分钟里,记者发现,路口的车流量明显减少,路面行驶的双号车极为少见。
本报记者 杨玉龙 张磊 孙秀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