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实主义手法保留原著的精神气质
《红高粱》成为“现象级电视剧”
2014年11月0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见习记者 刘雨涵
电视剧《红高粱》正在山东卫视等四大卫视热播。6日,出品方山东卫视在济南召开了《红高粱》专家座谈会。该剧编剧赵冬苓表示,她是用现实主义手法来保留强悍、狂野的原著精神,才让这部剧充满了生命力。山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吕芃称:“电视剧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文艺作品,可以不夸张地说,《红高粱》已经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电视剧’。”
要将一部中篇小说充实为60集的电视剧,而且有电影版珠玉在前,这种改编对再资深的编剧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赵冬苓表示,起初自己对改编剧本非常犹豫,但还是挑战的诱惑力战胜了恐惧。“对我来说,无论是《红高粱》的原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但我们重新阐释这个作品的时候,时代不一样了,而且我的创作方法跟小说和电影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要更多地采取现实主义的手法。我们希望电视剧在精神气质上能够保留莫言先生原著中那种强悍、狂野的精神,这也是我们这部剧能够得到很多青年人喜爱的原因。”
《红高粱》的“现象级”不光体现在收视率高上,它还体现在观众结构的改变上。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闫爱华公布了一组数字:“由于《红高粱》的热播,山东卫视的观众中,25到30岁的中青年观众比例增加了53.9%,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的观众增加了60.97%,管理层观众增加了38%,高收入观众增加了30%。原来看电视剧草根阶层比较多,这部剧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阶层有了大幅度增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掖平表示,电视剧《红高粱》非常好地承继了原著的精神气质:“电视剧传递了强悍的生命力,比方说‘我的生命我做主’,‘活就要活得值’这样正面的价值观念。”莫言在电视剧开播之前曾说,希望电视剧版能够做到三点:第一,要有正能量;第二,有很高的收视率;第三,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对此,闫爱华表示,这三个要求基本上都达到了。
随着电视剧《红高粱》的热播,高密“东北乡”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来自高密的代表王汝波说,现在每天到《红高粱》影视基地参观的游客有3000到5000人,上周日一天就涌入6000多人。他还表示,外界称高密投资16.8亿开发旅游是误传,实际上资金投入只有1亿左右。“高密人对这个电视剧的关注度应该是全国最高的,现在高密人见面的问候语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看《红高粱》了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