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的冷与暖
2014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清华                 
  “双十二”,又一个被电商炒起来的节日。从2011年“双十二”诞生,至今已走过四个年头。这个曾为淘宝网专属的新兴节日已波及淘宝、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成为节日购物狂欢盛典,并大有向实体店蔓延之势,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进来。
  在“双十一”网络促销疯抢的余温还未散去之际,电商们紧握时机,“年终成败在此一举”。各大店铺改头换面、重整店铺,全新的形象博得顾客的青睐。红包、优惠券、免单券甚至支付宝充一百赠一百等众多促销信息铺天盖地,吸引了大批“双节”购物粉。
  这边是电商摇旗呐喊,那边是消费者争先恐后进入“双十二”专区淘实惠,有商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双十二”期间,即使不打广告,流量也会较平时增加。这正是“双十二”的魅力所在。
  疯狂购物节中,有根本停不下来的“剁手”一族,也有被快递磨得没脾气、被信用卡账单催得心急,还没从“双十一”后遗症中缓过劲儿来的买家。他们面对扑面而来的又一股热浪——“双十二”,他们变得“心灰意冷”。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小电商对“双十二”也有难言之隐,“用多日的生意冷淡换来一日繁华不划算”。
  静心思考,由电商们创造的“双十一”、“双十二”之类的网络购物节,其出发点就是想在自己与消费者之间找到利益均衡点,并实现盈利目的。静观这些网络购物节的冷与暖,难怪有专家得出制造网络购物节是一种非健康的电商生态的这种理论。在他们看来,或许再经过几年的洗礼,消费者会慢慢产生免疫,购买时会越来越理性,未来中国电商消费应该通过订单平抑、差异产品和服务来留住客户。
  无论将来走势如何,相信很多人,依旧对今年“双十二”战果满满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