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透支“双十二”疲软
专家称制造网购节是非健康电商生态
2014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单天创下350亿元交易额的“双十一”刚刚满月,“双十二”购物节又接踵而至。尽管商家促销力度不减,但“透支消费”后的人们“元气大伤”,市场总体上回归平静。
  “1212年终盛典,五折起人气宝贝全面补货!”“派送3亿元无使用限制红包!”“全场六折再包邮!”“双十二”的电商卖家依然亢奋,促销依然给力。但相对于“双十一”的疯狂购物热情,“双十二”的网购江湖相对安静了许多。
  其实,包括淘宝、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在内的各大电商,对于“双十二”也下了不少工夫。但不管是销售额还是关注度,再造一次网购狂欢仍然有点难。一些媒体甚至评价:“一而再再而三的网购狂欢已成‘鸡肋’!”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虽然促销产品数量不少,但一些商家标得虚高,还是不够给力,包括先涨价后降价、质量瑕疵之类的‘后遗症’也让消费者选择‘三思而后行’。”
  商家“狂热”而买家“淡定”的真实原因,也许正如网络卖家虎贝尔旗舰店营销总监韦孝斌所言:“‘双十一’是通过让利走量。而‘双十二’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卖家去成交。所以,‘双十二’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在玩。”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研究员齐东等专家认为,制造网络购物节是一种非健康的电商生态,经过几年的洗礼,消费者会慢慢产生免疫,购买时会越来越理性,未来中国的电商消费应该通过订单平抑、差异产品和服务来留住客户。“中国电商企业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化的优势,逐渐摆脱对人造节日的依赖。”姜奇平说。

●“双十二”的图谋: 让中小商家活着
  “双十二”到底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其目标是什么。如果是跑流水,那一定是不成功的。淘宝也不会蠢到在“双十一”彻底释放了一把消费者网购激情,一个月后就再策划一次。流水可能是指标之一,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双十二”,淘宝到底想干啥?
  我们来分析一个消费者购物的行为:假设他打算买条裤子,上了淘宝(或天猫)站后,该消费者最有可能的去向是两个:一个是去频道(比如裤子),一个是搜索(比如在搜索条输入“裤子”)。无论是哪种行为,他第一眼看到的那些裤子,通常是销量大的,另外还配有买过关键词广告的。淘宝系的关键词并不便宜,从一位卖餐具的朋友处得知,早在两年前,“刀”这个关键词已经涨到7-8元的价格(每点击成本)。换句话说,要么销量高要么财大气粗,才有可能把自己的货品第一时间展示给消费者看,而大多数的消费者,翻上个十来页基本就决定买哪家了。
  这样的消费行为,只会让大店家越来越大,而中小商铺(特别是淘宝集市的)很难出头。这对淘宝这种追求规模效应的网站是很要命的:长尾没有了。“双十一”狂欢可以走出流水来,但走不出长尾来。货品琳琅满目之感,缺少长尾就会慢慢不那么琳琅满目。马云在不同场合一直在强调“重视中小商家”,就是这个道理。目前淘宝的消费者获得一个商品与店家规模成正比关系,马太效应显现,长期而言,对淘宝集市和商城都不利。
  再来看阿里诸高层在很多次场合上所提及的“C2B”(即消费者发起,商家供货),其实说白了就是消费定制化、个性化。这种事,大商家很难去做。想象一下线下的超市也好、成规模的连锁也好,一堆商品合计售价是20.01就是20.01,不会让你少付一分钱,但小店会很慷慨地说:算了,1分钱不要了。小店家是有很多可以商量的东西,关键就在于小店家店主即服务员,而大店家,服务员不当家作主,是没有资格向消费者做出权限外的额外承诺的。
  “双十一”流水之大,让许多传统商家瞠目结舌,并心生寒意。阿里系也看似得意洋洋。但自家短板自家知道,中小商家如果纷纷死去,淘宝就荣华不再。中小商家虽然不是冰山上那万众瞩目的尖角,却是整个阿里最需要的基石。让中小商家活着,可能是淘宝当下非常重要的目标。 据经济观察报
●“双十二”移动购物: 莫再上演华丽的冒险
  不管你承认与否,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哲学。相对低廉的价格,快速的物流服务,有保障的产品质量,网络购物对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行了重塑。上网、选货、确认、付款、收货,购物似乎从未如此简易。一种新的生活哲学宠坏了生活。
  “双十一”当天,天猫用近乎夸张的单日消费额,让所有人血脉贲张。与此同时,支付宝移动支付交易笔数达到1.97亿笔,同比增长336%。摒弃传统终端对空间的限制,移动终端充分释放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手握一台智能手机,你可以在任何场景下进行网购。移动购物正成为一种新的购物style。
  眼看“双十二”又近,地铁里又有那么多网购达人,在用手机翻看电商的促销信息,新一轮电商抢购一触即发。想起“双十一”,垃圾短信与促销信息齐飞,二维码跳着“回旋舞”,钓鱼网站如遍地荆棘,移动支付让人胆战心惊。
  打折是手段,促销是形式,指向总是快乐消费。每当谜一样的促销信息小黑块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总忍不住用手机拍下来,看看谜底是什么。二维码促销早已不是移动购物达人眼里的新事物了,但二维码里藏的钓鱼网站仍然让达人们防不胜防。
  移动支付是移动购物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要命的一步。若不小心出了安全问题,轻则订单被骗,重则银行卡账户被盗。丢了钱财,伤了心情。
  诸如垃圾短信、藏毒二维码、钓鱼网站、移动支付陷阱,早已不是“狼来了”。这些移动购物隐患更像是潜伏在城门外的洪水猛兽,稍不留意,它们便要攻城略地。随着移动网购的戏份越来越重,做好手机安全,从未显得如此重要!
  时下,移动网购已成为不争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许多网络行为都开始往移动终端转移。在更多时候,移动购物则是在不经意间凸显着自己的价值。比如布置新家,有的生活小物品需求就是灵光一现,即时下单往往显得如此重要。而这样的购物方式,又怎能不用“华丽”来形容呢!
  然而华丽背后,潜藏的安全隐患,让移动购物多少有点“华丽的冒险”的意味。但不带点胆战心惊,或许都不够味了。只是“天干物燥”,还是“小心为上”!    据飞象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