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义工日”,济宁市慈善总会组织义工团“清垃圾、疏交通”
30多慈善义工团“创城在行动”
2014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当天的活动中,身穿代表慈善义工的红色马甲,义工们一出现在街头,就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更有市民受到这些慈善义工的感染,加入到捡拾垃圾的行列中来。这些红色的马甲,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靓丽风景。
  来自广联医药慈善义工团体的徐琳,和20多名同事一起在红星东路捡拾垃圾。穿着红色的慈善马甲,举着慈善义工的旗帜,感受着街头上市民们的关注,徐琳笑得十分骄傲。散步的市民、路过的行人,纷纷主动加入捡拾垃圾的行列,递过一个黑色垃圾袋,不需要言语,不需要指引,为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尽一份心,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正在青少年宫广场散步的65岁退休老师张先生,也加入到了捡拾垃圾的队伍中。“创建文明城市,人人都应该出一份力。”面对记者的询问,张先生摆了摆手,转过身,低下头,沿着街道不时捡起一个烟头、落叶,越走越远。
 现场花絮 
  本报济宁12月7日讯(记者 于伟 通讯员 梁景霞) 记者获悉,山东省经信委下达2014年山东省第四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济宁共110个项目成功入围,居全省各地市第二位,国际先进以上水平项目占比近四成。
  据悉,本次入围的110个项目多属新兴产业,集中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在技术水平方面,此次入围项目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国际先进以上水平的项目占比达到39.1%。今年以来,济宁企业总共有411项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列入省级计划,全年项目总数居全省第三位。
  列入计划技术创新项目发生的研发费用,企业均可申请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已完成了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企业则可享受到财政专项资金扶持。
110个项目入选 省技术创新项目
  本报济宁12月7日讯(记者 晋森 通讯员 朱丽芳) 5日,济宁市“护航青春”青少年法律服务志愿者联盟成立,在济宁一中举行了青少年法律服务志愿行活动。
  5日下午3点,在济宁一中会场上,300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共青团济宁市委书记钟称生向志愿者联盟成员代表颁发聘书。据了解,“护航青春”青少年法律服务志愿者联盟成立后,志愿者们将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青少年法律服务中去。
  在今后的工作中,,联盟将充分动员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员积极加入法制服务志愿者队伍,向青少年宣传法律法规政策,使青少年法治思想入脑、入心,从小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
法律服务志愿者 为青少年“护航”
  本报济宁12月7日讯(记者 晋森 通讯员 路笃书) 12月5日是第29个“国际义工日”,6日,济宁市慈善总会组织所属的30多个慈善义工团走上街头,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慈善义工在行动”活动,在市区8条交通主干道捡拾垃圾、清理边角卫生,并在15个路口进行文明交通疏导。
  6日上午9点,尽管天气寒冷,但是30多个慈善义工团的近千名慈善义工仍然准时出现在红星路、太白楼路等重要的路段和十字路口,开展捡拾垃圾和疏导交通的慈善义工活动。
  来自广联医药慈善义工团的20名慈善义工,在所属的红星东路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路段展开活动。由于最近大风降温,路上的落叶成了义工们的主要清理对象,他们两三人为一个小组,每人一个黑色塑料袋,捡拾路上落叶、烟头,清理花坛和边角的卫生。在红星路和建设路十字路口的四个角上,慈善义工们两人一组,疏导非机动车道上的车流和人流,共同维护交通秩序。
  6日当天30多个慈善义工团,近1000名慈善义工开展国际义工日文明创城活动,在市区8条交通主干道的15个路口进行文明交通疏导,沿城区主干道捡拾垃圾、清理边角卫生,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以后这种爱护城市、爱护环境的慈善义工活动,将成为常态化活动,让慈善义工倡导市民们共同爱护我们的城市和家园。”济宁市慈善总会筹募部部长李志华表示,这次在“国际义工日”后进行创建文明城市的义工活动,也是让全市市民共同为创城出一份力。
  12月5日“国际义工日”当天,不少企业团体选择在这一天成立义工服务团队,让爱心员工加入了义工队伍。目前,济宁市慈善义工队伍已成立市直慈善义工团42个,发展慈善义工5000余人,设立义工服务项目22个,服务内容涵盖了安老助残、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领域。
街头的“红马甲” 城市文明新风景
  济宁广联医药的慈善义工正在街头捡拾垃圾。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