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苑微画廊迎来第七个展览,陈铸书法作品展开展
师法秦汉“铸就”浑厚坚实
2014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7日讯(记者 郗运红) 7日,“师法秦汉——陈铸书法作品展”在贵苑微画廊开幕。展览展出陈铸作品近40幅,以篆书、隶属为主,还有少数行书,展期10天。
  陈铸,1955年7月生,山东青州人。1984年师从严边先生开始学习书法。曾先后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潍坊教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先生主持的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他被评为全国百名德艺双馨书画家,青州市十佳业余文艺工作者,首届青州市古州文化英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州市政协委员,书协书记,《中国美术与书法》编辑部书法编辑室主任,并兼任多家院校的客座教授。
  陈铸的书法创作以隶书、篆书为主,兼写魏碑、行书。其作品雄奇磅礴、清秀俊逸、古朴稚拙、浑厚坚实,线条变幻自如。欧阳中石先生曾这样评价其书法:“规矩俨然,而又沉雄飞动,既有古源宗法,又有灵犀独慧”。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师法秦汉’,我刚开始学习书法就是从篆隶入手的,越写越喜欢便专注于篆隶。”陈铸称,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学写毛笔字,从此就在他的心里种下一颗学习书法愿望的种子。因为家庭等原因,真正学习书法是他30岁的时候。此后的数十年间,他虚心求学十分注重对书法理论的研究,三十多岁的他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大学。业精于勤,因为陈铸的辛勤耕耘,他系统地掌握了美术理论和技法,同时提高了文化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且在苦练推敲形成了独特的书写风格。
  “陈铸是个接地气的书法家,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低调、谦和。他16岁在工厂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工人群众。退休后几年,他又回到工厂体验工人生活,后来每年他也会拿出很多的作品送给工人。这也是我本人和众多艺术家追求的境界。”赵先闻说,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艺术界也在发生变化,艺术的人民属性,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属于人民的,陈铸的作法令人佩服。
  “他的作品用墨很重,像他的名字一样。‘铸’像是金属熔化了,流淌出来一种厚重感,作品不是平面的,有立体感,有自己的特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滨州学院教授王强说。
  画展现场陈铸(左二)与画家赵先闻等人进行交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