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失宠”,更易轻信别人
老人被骗与心存侥幸、缺乏与子女沟通有很大关系
2014年1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兴丰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网站上的投资收益表。
     虽然媒体今年已经多次报道了投资担保公司老板跑路、员工客户资金被卷走的消息,但老年投资者却依旧在不断上当。据记者了解,不少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投资风险很大,但在投资公司高额利息诱惑下还是铤而走险。
  而在生活中,由于老人长期独处缺乏和子女交流,投资公司往往会抓住这一特点,发动心理攻势。
换了四家,每次投仨月还是被骗
  “我知道会有风险,但是觉得短期的没事。而且银行的利息太低了,这边利息高,就想着先存上三个月。”55岁的张女士称,当时在已经跑路的亿丰行投资公司存钱,确实存在侥幸心理。
  马先生也投资有一年多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为了规避风险,每次都投短期,并且会更换投资公司,但没想到还是“栽了”。“我每次都投三个月,不能在一家长期投资,就换一家再投。这次是我投资的第四家了,之前也赚了点钱,没想到连本带利全没了。”说到这里,马先生懊恼不已。
  在采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老年人了解到现在很多投资担保公司倒闭的信息后,由于怕提前取出损失利息,没有及时把钱取出来,结果连本金也没了。
  “一个月前家里的亲戚就告诉我这种公司风险太大,现在有很多跑路的,劝我把钱取出来。我也认识到了,但是因为还有20多天就到期了,想着熬过这段时间。一周前我的投资到期后我来取钱,结果他们就一直拖着,还请我吃饭,没想到突然就跑了。”姜女士说。

轻信他人往往缺乏客观思考
  老年人容易被骗,除了投资公司“骗术高明”,自己又存在侥幸心理,与他们空闲时间较多,长期独处中家庭作用被弱化有一定关系。
  “很多老年人进行投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想为家庭出一点力。但现在老年群体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相对弱化了,这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孤独感、失落感。所以他们想进行一些投资,急于证明自己老有所用,能为家庭、为儿女贡献更多。”济南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张洪涛认为,正是这种冲动,往往导致老年人上当受骗。
  据张洪涛介绍,老年人由于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与社会有所脱节。他们对金融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识别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就可能会轻信了一些承诺。再加上有些老年人存在从众心理、侥幸心理,没有很好地听取儿女的意见,最终上当受骗。
  此外,老人比较容易相信别人,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长期独自生活,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当外人主动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时,往往容易使老人感到很强的亲切感,从而对他人十分信任而导致缺乏客观、冷静的思考。
被骗不能只顾埋怨老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张洪涛认为,对于老人的这种特点,家人、儿女不应该单纯埋怨,应该学会去理解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去认清自己参与的活动。
  “做儿女的首先应该表现出自立自强,让父母放心,不要过分依赖老人,不给他们增加负担。更重要的是,儿女应该积极地去关注父母的生活,多为他们搜集信息,帮助父母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家庭的事情多让老年人参与进去,与老年人达成共识,促进家庭的和谐。”
  “老年人也应该以‘稳’为重,在做比较大的决定时和儿女多商量,自己不明白的也要及时向儿女询问或者去专门的机构查询。”张洪涛说。
  从防范意识的角度来说,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民警提醒,民间借贷利率如果高于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损失要投资者自己承担,政府部门会尽力挽回。老年投资者,要树立风险意识,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警惕高息的诱惑,不要心存侥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