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高楼大厦,也要看得见山水
潘家华周日做客齐鲁大讲坛,解密低碳城镇化
2014年1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2月11日讯(记者 肖龙凤) 14日(周日)上午9:00,齐鲁大讲坛第91期将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三层报告厅举行。届时,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家华将做客齐鲁大讲坛,为听众带来一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城镇化”的报告。
  “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如此说道。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挥之不去,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时常到访的“雾霾天”也让人们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珍视乡村的蓝天。
  要高楼大厦,还是要青山绿水?这并不是一个零和选择,而是存在运用智慧来达成双赢的可能。
  潘家华在受访时曾表示,生态文明与低碳城镇化的话题,涉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转型。经济运行不应该是简单的利润最大化、货币财富积累,而应该是价值的最大化,这种价值就包括生态价值,即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体现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本期齐鲁大讲坛由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马春元主持。
  齐鲁大讲坛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山东博物馆联合主办,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每月两期,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担任主讲。大讲坛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嘉宾介绍
  潘家华,湖北枝江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国家973项目首席专家。2010年2月应邀在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体学习时讲解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2010/2011中国年度绿色人物。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城市化、土地与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等。
讲座提示
  时间:12月14日(周日)上午9:00
  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三层报告厅
  请各位听众于14日上午8点半开始入场,会场座位有限,坐满为止。活动咨询电话:省社科联科普部0531-82981378。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