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的街头卫士
2014年1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公共自行车成了民警巡逻的工具。
  相互帮忙带上肩灯。
  与路过的市民交流。
  右下:刷卡取车准备出发。
     文/本报记者 苏洪印 通讯员 闫晓艳
图/本报记者 李岩松
  11日晚,刺骨的寒风中,喧嚣了一天的城市街道逐渐平静下来。红星中路的人行道上,闪烁的几点灯光格外醒目。仔细一看,原来是骑着公共自行车巡逻的民警。
  李斌是巡逻民警中的一员,忙完了一天工作,和同事们收拾装备,准备开始夜间巡逻。换上统一的执勤服,逐一检查肩灯、防刺手套、警棍、警用手电、手铐、辣椒水等单警装备,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们要骑着自行车在城区街道进行巡防。
  行驶到红星8号一处巷口,几位民警停下车。巷子深处的一个小区门口立起了彩虹门,李斌和附近群众攀谈得知,该小区的小王明天结婚。李斌和同事马上找到了小王的家人,送上一份《济宁市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告知书》,耐心讲解限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天这么晚了,民警还顶着寒风来给我们做宣传,太敬业了。”小王的家人对巡防民警的工作给予充分理解。
  与此同时,另一支巡逻队也正在古槐路骑车巡逻,李玉东和3位民警突然发现潘家大楼处有一辆轿车和一辆小型客车发生刮蹭,两名车主争执不下,交通开始出现堵塞。见状,李玉东4人一边呼叫指挥中心,一边疏散过往车辆,不一会儿,交警和东门派出所民警就赶了过来,事故双方也很快达成协议。“巡防队统一接受市局110指挥中心调度,及时到场处置交通、治安案件,并接受群众的现场报案和求助等。”李玉东说。
  据了解,为强化城区社会治安防范,济宁市公安局于11月下旬启动了自行车巡防活动。市公安局每天组织100名机关民警,利用网格化的方式将城区划分为25个片区,4人一组深入小街小巷、居民小区及人群密集场所开展巡逻,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