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美的联姻格力高调砸场子
巨头打嘴仗,不赌气赌的是未来
2014年1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央视2013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雷董两人对赌10亿。
     今年最后一个月,一场大戏上演,小米12.66亿元联姻美的,在智能家居产业、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对此,格力总裁董明珠放炮,称其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台前幕后,这又是一场怎样激烈的竞逐?美的为何钟情小米?业内人士又如何点评这场隔空过招?

  本报记者 孟敏                             
  15日,公告一出,就意味着,这场被业内猜测已久的“美米”合作终成事实。
  如今,对美的来说,小米入股美的,风果然来了。今后,围绕智能家居产业链全面协同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商业务全面合作、智能家居生态链、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共同投资等领域,“美米”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小米也对外称,此次投资堪称是小米在其生态链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就在董明珠炮轰“美米”联姻后,记者连线美的、格力相关负责人。美的相关人士表示,“这将会给家电行业带来新的冲击,但美的很低调,不会轻易发表过激言论”。格力方面则对此不予回应。
焦点一 “美米”联姻,为“黑白”互补
  据了解,去年底,小米公司成立生态链团队,主要负责投资智能硬件公司。雷军曾说,希望用小米模式复制100家企业,带动整个产业上下游共同成长。
  截至12月初,小米已经直接或间接投资了25家公司。如今,小米的很多明星产品,如小米手环、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等,都来自小米投资的生态链旗下的企业。
  美的方面,在今年发布的智慧家居战略中,包括水、空气、营养健康和智能安防四大领域。而小米的路由器、手机产品将成为美的智能家电战略的核心中枢产品,手机更是通用的“遥控器”。美的一直缺少的电视业务,也是小米除了手机之外的第二个主打产品。
  而美的和格力在空调界是劲敌。按照营收和利润排名,美的是国内仅次于格力的第二大家电上市公司,覆盖了除电视外的几乎所有白电、小家电、厨房电器产品。
  “双方‘黑白’互补的需求十分明显,加上智能家电的发展需要黏附性很强的粉丝运营,以进行用户的有效交互,这都给小米联姻美的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省内一位家电行业人士分析了“美米”联姻的深层原因,美的、小米两家的合作无论在战略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互补性都很强。类似的还有海尔和阿里、苹果的合作。

焦点二 互联网巨头入股家电企业图什么
  “今后,智能家电是方向,即便出差在外地,也可以对家里的智能家电实现远距离控制。”上述业内人士介绍,小米收购联芯科技除了布局手机业,还是要开拓智能家电行业,而美的去年家电产品销量达到2.5亿台,市场占有量巨大。双方合作,将给智能家电市场带来颠覆性冲击。
  “传统家电行业的物流很强大。”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说,美的的安得物流、海尔的日日顺物流,都早早搭建了强悍的配送体系,这也是吸引阿里入股海尔日日顺、小米入股美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海尔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也是意图双方在大件商品物流、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深入合作,将海尔日日顺打造为一个开放性平台。美的转变为智慧家居提供商,也意图将自己打造为平台型企业,联姻小米有助于美的整个开放平台的搭建。

焦点三 格力到底急不急?
  美的与小米联姻,格力到底是真急了还是不着急?
  格力智能时代转身迟缓。掌握空调的核心技术,这是格力引以为傲的。但今天,传统家电制造业的挪腾空间越来越有限。在智能化上,格力并无太多沉淀与准备,直接导致在智能化转型这一局,身为全球空调领军品牌的格力,落在了竞争对手的后面。
  前述人士以智能净水器为例,“不要小看一台净水器,这很有可能是未来仅次于空调的最有市场前景的智能家电单品”,而“米粉”多是年轻人群,更加注重生活得科技健康,这将是未来市场的主要用户人群。
  也有专家预测,小米一向擅长顺势而为,如果小米和美的真的做出一款智能空调,超高性价比,硬件不赚钱,靠增值和软件赚钱,直接挑战格力也不无可能。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爆品战略,美米能否合作推出一款爆品,将是重大挑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