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局第一书记张晓光带领惠民县河南侯村“绝地重生”
萧条“养鸡村”如今再扬名
2014年1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养鸡场工作人员收鸡蛋忙得不亦乐乎。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雅楠 摄
     惠民县桑落墅镇的河南侯村田间路旁都坐落着大大小小的鸡舍,村南400米处的两个养鸡厂房里,配套齐全、设备先进,日产蛋量近两万枚,养鸡场老板望着丰收的“硕果”乐得合不拢嘴。然而就在半年前,远近闻名的“养鸡村”鸡舍全部闲置,一片萧条场景。“河南侯村能有今天,多亏村里来了第一书记!”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雅楠
本报通讯员  房晓辉
 鸡舍闲置惹民愁  第一书记“造血”救民
 两万蛋鸡进鸡舍  村办企业破壳重生
  位于惠民县桑落墅镇的韩龙章办事处河南侯村曾是有名的养鸡大村,多数村民都以养殖贩卖小鸡创收,最繁盛的时期全村养鸡产业总收入达到几百万元,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而近几年来,由于贩卖小鸡市场行情削弱,加之村民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部分损失,村里养殖贩卖小鸡的产业逐渐没落。由于缺乏资金,养鸡户的厂房纷纷闲置下来,经济来源断层,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大降低。
  2014年4月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滨州市规划局张晓光来到河南侯村任第一书记。此时的河南侯村道路破旧,公共设施落后,村民没有集体收入,存在很多民生问题。张晓光介绍,对村的帮扶工作应该将改善民生、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列为重点。“带领河南侯村发展经济,让村民富起来,要重视‘输血’,更要重视‘造血’,从根本上带动经济发展。”
  张晓光在此之前对市场做了充分的调研,“河南侯村有养鸡的传统,村民的养殖防疫技术很成熟,村里闲置的厂房及设备都很齐全,且多数村民都有和周边企业的合作基础,这些都是河南侯村的优势,浪费掉太可惜了。”经过与村民和村“两委”商议后,立即着手利用既有的厂房和设备,帮助村里的养鸡产业“浴火重生”。
  位于村南400米处有两所较大的养鸡厂房,厂房内的鸡笼、保暖等配套设施非常完善,喂食、排粪等均采用的自动化设备。厂房的老板侯建伟在鸡的养殖方面经验丰富,堪称“养鸡专家”,同时,多年从事养殖产业的他积累了丰富的销售渠道和技巧。
  同时,张晓光在村民口中了解到,侯建伟为人正直热情,有经商头脑,勤劳能干,在村民中威信较高。经过张晓光和村委干部们的反复讨论一至认为,复兴河南侯村的养鸡产业,创建村办企业,侯建伟是村办养鸡场负责人的不二人选。
  侯建伟介绍,资金到位后首先要买鸡苗。种蛋鸡养殖鸡苗应选择两个月左右的健康“青年鸡”,为得到最合适的鸡苗,负责人侯建伟费尽周折。“选择鸡苗要确保小鸡从出生一直到成长为青年鸡一直都保持健康的状态。我们和张书记对南临沂、德州、无棣等多个地方较为知名的养鸡场都做了调研,最终确定了距离较近的无棣县的一家养鸡场,确保在培植期间能频繁到现场观测以及运送的便利。”
  在预订了鸡苗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侯建伟每周至少两次往返于无棣和惠民之间,每次到养鸡场观测鸡苗都是在鸡舍里呆到半夜。经过两个月的颠簸,7月26日,2万只鸡终于顺利住进了侯建伟修葺一新的鸡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