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济宁文物大事记
2014年12月1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1 举办世界文明论坛济宁系列活动
在第三届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将济宁系列活动主题确定为“昔日尼山讲儒学,今朝济宁议首善”。先后举办经典诵读和祭孔、全省图书馆系统建设尼山书院启动仪式、中韩人文交流合作会议及首善之区伦理观、孔氏家族的家教与家风两场论坛等系列活动。
2 推进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完善普查工作机制,组建以文博专业骨干为主的普查队伍,截至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普查员共191人,成立了40人组成的普查志愿者队伍。
去年年底和今年3月份,开展了两轮针对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确定济宁市国有单位清单数量为6314家,收藏调查登记工作已基本结束,拥有文物约18.5万件。
3 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强化乡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从2014年起,在全市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目前,全市已完成全市已完成第一批28个单位、第二批63个单位,共计91个单位的申报工作,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微山南阳镇民俗博物馆已经被省文物局确定为“乡村记忆”工程推荐试点单位。
4 做好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申报
组织完成2014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已上报项目76个,申报资金5.76亿元,8月底资金已到位近2亿元。
组织申报省级文物保护项目16个,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100万元,其中文物保护类项目5个,争取资金290万元;重点文物保护项目7个,争取资金560万元;编制规划类项目5个,争取资金250万元。2014年度,编制并上报各级文物保护规划和保护方案31个,2014年度获国家局、省局等各类批复共16个。
2014年4月,启动三孔古建筑彩画工程,聘请北京故宫古建筑彩画专家为技术指导,分为现状勘察、资料收集、检测分析、预算编制四个专业小组同步开展工作,邀请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和古建筑修缮专家,就古建筑彩画作、油漆作、木作、瓦作等专业技术和传统工艺进行集中系统培训。
推动孔子博物馆建设,协助做好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工作、做好济宁文化中心建设之博物馆有关工作。着手打造了以太白楼纪念馆、竹竿巷、潘家大楼等一批城区代表性文物古迹组成的“文物景观一条街”。
8 文物景观一条街亮相城区
今年6月,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正式授牌。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序进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已完成,经修改完善后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待批复。
鲁国故城完成洙水河景观桥区域3家企业搬迁和东南角部分区域建筑物及树木清理补偿。完成鲁国故城北城墙中段遗址深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编制,迁移坟墓1139座,该区域河道清淤、驳岸砌护、城墙本体保护展示、景观节点(礼)等已完成50%的工程量。
7 推进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运河济宁段与中国大运河一起成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5月,大运河南旺枢纽文物保护与展示工程符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有关要求、达到预定目标,顺利通过了省文物局中期阶段性验收。8月29日,大运河济宁(微山)段湖中运道、利建闸保护修缮工程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逐步完善大运河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检测工作,建立和完善了与国家、省相连接的济宁市大运河遗产监测平台和档案中心,按时完成了大运河济宁段遗产月报、双月报、半年报等档案监测工作。
6 大运河成世界文化遗产
开展梁祝墓祠复建一期用地工程文物勘探工作,勘探面积2万平方米(约30亩地),完成梁祝墓祠复建工程考古测绘和勘探报告。
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济徐高速公路建设嘉祥段涉及到的付庄遗址进行文物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的遗迹种类较为丰富,发现汉代墓葬30余座,出土较完整文物有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鼎、罐、钵等陶片,为嘉祥地区的首次发现,此次考古发掘把嘉祥历史提高到5000年前。
5 强化文物考古工作
本报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刘金同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