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时迎来七八十海里雷雨团
遇到恶劣天气,资深机长果断选择备降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璐 
     白新鑫 杨万卿      
  亚航客机失联,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黄俊在内,接受记者采访的诸多航空界人士都认为,可能是恶劣天气导致。
  资深民航机长刘辉(化名)有着近30年的飞行经验,飞行时间超过一万七千小时。据他介绍,恶劣天气是最易影响航班安全的因素。
  刘辉告诉记者,飞机在执行一段航路之前会通过航空公司气象部门得到最新的气象报告,包括起降机场、备降机场以及航线过程中的天气情况,满足适航条件后飞机起飞。但是沿途天气情况随时变化,气象情报也不是完全准确。一旦遇到恶劣雷雨天气,飞行员可选择申请绕飞、爬升高度以及备降来躲避雷雨天气。
  刘辉回忆,2013年他曾经历过一次恶劣雷雨天气。“当时我执行济南-深圳的航班,起飞前从气象部门拿到的气象情报显示深圳上空天气正常,巡航过程中飞行条件全部适航。”刘辉说。
  下午2点50分左右,飞机下降到3600米高度准备降落深圳机场时,刘辉通过雷达观测到深圳机场周边显示为红色(红色表示雷雨)。透过驾驶舱向窗外望去,前方有大片浓积云,“浓积云意味着有雷雨天气。”
  随后刘辉与空中管制员联系,了解到深圳机场周边出现70-80海里的雷雨团,整个机场已被雷雨包围,不满足降落条件。他随即通过机上通讯设备“甚高频”联系广州区域空中管制员申请备降。
  “我们在起飞前会选择1-2个气象条件相对较好的机场作为备降机场。”刘辉告诉记者。当时该航班提前备案的备降机场为桂林机场及汕头机场,了解到桂林机场天气条件好于汕头机场,他就向广州区域空中管制员申请了备降桂林机场。
  刘辉称,“如果当时选择强行降落深圳的话,在雷雨区中很容易造成飞机颠簸、雷击、飞机结构损坏、机上人员受伤、飞机失控、无线电失效等事故。”从雷达发现雷雨天气到做出决定申请备降后输入备降航线,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空中与空管始终保持实时联系,最终经过50分钟飞行,飞机安全备降桂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