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割肉”也是蛮拼的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内,市民正在办手续。(资料片)
     本报记者 孟敏 高扩                     
  山东中投建邦置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强,有一个项目在济南转山西路以东、经十路以南,之前从拿地到预售大概要10个月时间,可今年办理各项审批,只用了6个月。
  这只是我省简政放权的一个缩影。
  去年4月7日,当履新山东不久的郭树清省长喊出“力争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时,或许还有人抱着怀疑。但今年,省政府已6次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省直权力事项压减了42.6%。这股“割自己肉”的劲头,也是蛮拼的。
  当然,李强们感受到了,这才是实打实的。
行政审批>> 1年“削权”6次,行政权力全公开
  东营金开实业集团企管部的林春芊负责跑项目审批已有五六年时间。不久前,东营市河口区通过政府网站亮出权力“家底”,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借此机会,林春芊提出企业发布专利广告审批能不能取消,令她没想到的是,她的意见很快被采纳了。
  2013年4月,新一届省政府作出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力争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
  两年不到,今年12月18日,省级行政权力清单正式出炉,58个省直部门(单位)的行政权力事项由7371项精简到4227项,压减42.6%。
  而在此之前,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已经向社会公开,省直46个部门共纳入523项行政审批事项。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目录之外不再有审批事项,权力清单之外不再有权力。
  这一切,都为了改造营商环境,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前要开一个项目,需要先跑环保、国土、规划部门搞立项,再到发改委、水利、消防、人防等十几个部门盖章。县区审批不了的,还要跑到市里,前前后后要跑30多个部门。”高青县企业经营者于启亮画了一张审批路线图。
  如今,淄博把于启亮的这张图改了。由山东首创的“视频联审”机制正在淄博实施。新的审批平台将当地的市、县两级发改委、环保、消防等审批部门的代表集中,通过视频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审批时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工商改革>> 香油小作坊终有大名堂
  在改造营商环境、为企业更好地服务上,去年6月起,我省先行出台了优化市场环境30条意见;今年初,省政府全面推进工商注册制度改革;2月底又出台《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推出包括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放宽名称和经营范围登记等一揽子措施。
  无棣县十里香芝麻制品有限公司原本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香油作坊。去年,正是抓住这个机遇,这个小作坊不仅注册了公司,还取得了QS认证。一年来,产品已打入河北、天津等多地。
  “原来只能挣一点儿加工费,如今承接的都是大订单,企业已拥有300多家一级代理商。”公司总经理任长博介绍,“最关键的是,法律没有禁止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去干、去创新。”
  数据也可证明。今年1至7月,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14.56万户,同比增长105.34%,注册资本5163.99亿元,同比增长116.11%。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新登记注册企业占到全省所有新登记注册企业的76.9%。
国企改革>> 收益上缴10%保民生
  如果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发了民企活力,那么“国企改革26条”,就为国企国资改革注入了动力。
  我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工业占了经济总量的44.3%。我省又是一个传统产业大省,食品、造纸、纺织、冶金、化工、建材和汽车七个传统产业,占了全省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二。
  到目前为止,省政府已对9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还有27个行业在进一步修订完善中。
  此外,我省完善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今年,省级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覆盖面由过去的66%提高到93%,国有资本收益综合收取比例由10%提高到13.7%。
  最近,省政府又决定,省级国有资本收益要拿出一定比例上缴公共财政,明年上缴比例为10%,今后逐年提高,大概到2020年,这个比例要达到30%,目的是集中更多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同时,开展营改增试点。如今,交通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和邮政、电信业都已纳入试点范围。到8月底,已累计为企业减税130多亿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