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城铁时代,威海会是什么样子
将助推威海旅游业发展,城铁站周围或将凸显新商圈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荣城际铁路在威海创造了两个历史。它让荣成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也是首次将县级市设为城铁终点。一直备受交通限制的威海,此次将借城铁之力,完成交通末梢的成功逆袭。此外,也将对威海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将为威海旅游添一把旺火
  威海是旅游城市,但它处于交通末梢,出行难一直困扰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荣成市旅游局市场开发科杨家骏介绍,荣成在旅游产品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不少游客因为交通不便放弃荣成之旅,“目前,荣成旅游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在8%左右,青荣城际铁路开通后,便捷快速的交通必将为荣成旅游这盘大餐加把旺火。”
  杨家骏认为,青荣城铁并非孤线,它的建成将通过青岛与青岛至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在济南与京沪高铁相连,在石家庄与京广客运专线相连,这对荣成的经济、旅游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这将使荣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这对细分旅游市场、加快旅游产业优化升级都将是大好机遇。
  “我们将利用近韩的优势,让更多国内旅客选择在荣成乘船到韩国游玩,也吸引韩国游客荣成游玩或以荣成为中转站。”杨家骏说。 
  不少景区盼城铁带来客流量。“城铁开通将使得青烟威的游客更加便利的集散,也将吸引更多外来的游客。”某旅游公司负责人周晓妮说,该景区目前正申报5A级景区,景区将搭上城铁开通的便车迎来更多客流量。 
  周晓妮说,城铁的开通将对整个威海的旅游业都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当然,让游客不是威海的过客,需要发展完善整个行业的产业体系。周晓妮认为,把游客留在威海,需要住宿、餐饮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和有吸引力的其他旅游产品,目前威海站附近已逐渐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 
  现在,不少有前瞻眼光的景区已开始借城铁推介自己。如威海市区某景区对凡乘坐青荣城铁终点为威海市(包括市区、三县),参观该景区的散客凭本人高铁票及身份证,即可享受低廉的票价优惠;12月25日-26日,威海部分景区到潍坊、济南推介城铁旅游路线;威海双举海参也针对坐城铁来威的外地游客推出优惠政策。
  城铁的开通,对经济的影响不仅深而且广,尤其对旅游。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教授刘天放说,快捷和便利是吸引游客出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借青荣城际铁路的开通,威海将与一些大都市连接,“出行便利了,旅游的范围扩大了,游客数量的上升也就可以期待。”
□ 城铁站逐步成为综合经济枢纽
  围绕城铁站,房产、金融、商务、餐饮等商业服务逐步完善,城铁站周围或将凸显新的商圈,城铁站也将逐步发展为综合经济枢纽。 
  在荣成站附近,面对城铁对经济、旅游等各方面的积极带动,文登围绕城际铁路打造了荣成中韩边贸城,并建成了省内首家县级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一些城市,城铁站的位置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重心。文登商业聚集区大都在北部及南部,文登东站所在的东部区域正处于崛起阶段。文登东站位于文登东部,文登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于卫东介绍,“青荣城际铁路的开通将为文登东部的发展注入活力。”目前,文登在老城区东侧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城市文化商贸区,该商贸区位于市区和文登东站之间,城铁开通后将带动城市文化商贸区继续向东扩展。
  离威海北站仅隔几百米的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早就看好了城铁带来的商业前景。2011年,该项目正式开建,该项目负责人付静介绍,考虑到北站附近商业较薄弱,于是公司将项目定位为集办公、酒店、住宅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目前,该项目住宅楼宇已销售完毕,部分旅行社、医药公司已入驻,几家餐饮企业也瞄准了这个好地角。
  除了商业项目,住宅楼盘也贴上了“城铁”的标签。威海北站位于威海高区后峰西村,该村现有的73栋楼里,已销售近80%。2009年,该村在威海北站西侧规划某项目很抢手,一期销售情况良好,不少是外地人组团购买。后期,该村又规划建设了二期和三期项目。
  威海市发改委基础科工作人员介绍,城际铁路的开通有利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各类人才的聚集。山东大学(威海)营销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蒋守芬认为,青荣城铁的开通将为威海经济发展带来发展动力和机遇,也将吸引青岛、烟台、济南、北京、上海市民来威置业。
□ 威海或面临“同质化”冲击
  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城镇群组城市之一,高铁的开通必将对威海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刘天放介绍,借着便利的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威海将进入又一个发展契机。这将表现在与周边城市的资源共享、产业互动、产业调整,以及人才和劳动力的重新评估和更多共享。 
  城铁开通后,胶东地区的人员流动将更加频繁,经济和商业领域的竞争也将加剧,无论是在用工还是其他资源共享上,都将呈现互通有无、协同发展,乃至竞争加合作的局面,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也许在所难免,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将面临“同城化”、“同质化”的冲击。 
  刘天放认为,“同城化”即是机遇,也是挑战,这表现在人才、技术、资金、设施、物流,以及其他资源储备上。半岛城市群中有不少产业都有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一些中小企业,也许会因这种“同质化”而需要战略整合,同行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企业面临的压力会增大,“如没有创新和特色,很可能在整合中被淘汰,催生出新的经济产业格局。”
  怎样不被“同质化”带来的冲击所影响?刘天放认为,威海应主动承接和吸纳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转移和要素辐射,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在巩固原有产业优势的条件下,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凸显威海在半岛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传统产业及创新优势,注重与城市间的双体联动、多体联动,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促进一体化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