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的微笑(七)
2014年12月3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11月5日上午,我们游览女王宫。女王宫,距离吴哥城约25公里,是柬埔寨的三大圣庙之一,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女王宫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王朝,在1002年的者耶跋摩五世王朝完成,11世纪被进一步扩建和改造。14世纪后被遗弃,直至1914年才被法国的一位地理学家重新发现。女王宫建筑群由朱色砂岩构成,这种朱色砂岩在柬埔寨产量极少,这也使得女王宫独具魅力。
如果说大小吴哥以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富丽堂皇著称,那么女王宫则以她的色彩艳丽、精致剔透、小巧玲珑而闻名于世。我们赶到女王宫时是上午10点左右,已经感觉到了女王宫的热情好客——天气炎热,衣服很快被汗水浸透了。热辣辣的阳光照射下的女王宫,一改大小吴哥的斑驳陆离色彩,代之以富丽堂皇的桔红色,一瞬间就吸引了我们。女王宫的设计精美,雕刻细腻,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是当之无愧的。女王宫不大,20分钟左右即可游完且不走回头路。走出宫门时,我们被阵阵美妙的乐曲所吸引,曲调非常熟悉,是前几年中国热播的《新鸳鸯蝴蝶梦》。几个小孩子围上来乞讨,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着“美元”、“糖”……大大的眼睛清澈见底,让你不忍心拒绝他们,但一旦给了其中的一个,马上会有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成群的孩子围上来,一直追着你,令人很无奈。在离围墙不远的大树下,坐着10来个人,年龄小的四五十岁左右,大的六七十岁,有的没了胳膊,有的没了腿,有的眼睛失明——是一群残疾人。旁边立着牌子,有一行是汉字:“地雷受害者”。导游解释说,上世纪60~80年代,柬埔寨内战加之越南入侵,使得这个国家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丧命。战争时期埋了很多地雷,战争结束后农民下地干活,很多人踩上了遗留下的地雷,被炸死炸残的不计其数。幸存下来的失去了劳动能力,柬政府又无力安顿,他们只好用乞讨的方式度日,这些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柬埔寨民族的乐器,加上他们熟练的演绎,一曲哀婉忧伤的曲子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曾经的战火硝烟已逝,而今天战争留下的创痛仍存,和平幸福安康的生活,对每个国家的每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啊!
下午我们游览的地方是崩密列。从暹粒乘车约2个小时的路程。看路两边的村庄、风景很像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南方某地。在一个村子边上,车子停下来,停车场不大,很原始,看得出来崩密列的人不是太多。“崩密列”的意思是“荷花池”,是吴哥第一座宫殿,据说之后的建筑都是依据它来建的,崩密列也是吴哥建筑群中完全用砂石建造的寺庙。这座建于12世纪者耶跋摩二世时代的寺庙,建筑损坏相当严重,没有一栋是完整的。如果用“狂乱”来形容未曾刻意修复的塔普伦寺,那么时至2007年才完成扫雷工作的崩密列,就要称得上是“脱序”了。同塔普伦寺一样,巨大的榕树把坍塌的巨石牢牢地抓住,树石相伴相生。没有经过修葺的崩密列,保持着当初刚发现时的模样,被高大浓密的树木遮蔽,乱石丛生,布满苍苔,导游不得不时时提醒我们小心。废墟中的古堡,时刻在提醒我们当初它曾是一座多么伟大的城池。然而,再伟大的建筑也无法逃避岁月的磨砺,时间的痕迹在崩密列突显得格外强大,格外地让人无奈。在这里你仿佛能直接嗅到古代的气息,仿佛等天暗下来后,古代的高棉人会走出来活动,而白天则是他们休息的时候。同时和我们一起游览的是一个上海的团队,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女游客在呼唤和她一起来的老公的名字,我们给她开玩笑是被古人接走了,搞得她不知所措,好在没多久就找到了。1992年,崩密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