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释放反腐六大信号
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将加强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个基本判断: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一个关键性判断。目前,社会上出现一些错误认识,有的认为反腐到此为止了,有的认为再反腐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起到了拨开迷雾、指明方向的作用,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再续新篇。

【新闻背景】
  1993年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了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

一种坚强决心: 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是要向全社会表明,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腐败现象犹如“明珠蒙尘”,反腐擦去的是尘埃,剜去的是腐肉,打掉的是腐败分子,只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新闻背景】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一种鲜明态度: 查处顶风违纪搞“四风”
  汪玉凯:作风建设是基础性的工作,是源头,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四风”,但也要注意到,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只有常抓不懈、形成制度、不断巩固,才能从根本上震慑和刹住歪风邪气。
  辛鸣:要对“四风”形成更加高压的态势,既查处顶风违纪搞“四风”的直接责任者,也要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进行追责。
【新闻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宣战,解决了文山会海、奢侈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腐败等一系列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

一项明确要求: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要位置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强调党的纪律和规矩非常重要,这是中央对当前反腐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作出的针对性回应,更是维护党的决策和集中统一的关键要求。现在个别干部不能做到与中央保持一致,搞团团伙伙和拉帮结派,甚至对中央决策和决定抵制,这对党内民主和团结的破坏非常大,也成为很多腐败现象的源头。

【新闻背景】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上,分别强调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重要性。2014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党内决不容忍搞拉帮结派。

一个监管重点: 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
  审计署特约审计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从当前查处的国企腐败案件看,国企负责人常常牵涉其中。
  高波:今后,要强化国企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责任的终身追究制度;深化国企纪检体制改革,防止向国企派驻的纪检组受制于企业;加强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和专项巡视,直至实现审计全覆盖、巡视全覆盖。

【新闻背景】
  当前,国企腐败案件呈现四特点:部分“一把手”涉案,形成系统性腐败;以貌似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行为;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一套治本之策: 着手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腐败问题,才能从“运动反腐”走向“制度反腐”,从“不敢腐”到“不能腐”。
  高波:随着党内法规修订工作的进一步提速,可以预见,一些体制机制将得以完善,如:派驻机构实现“上为主、全覆盖”,巡视制度改革成果将在相关党内法规中得以体现等。   据新华社

【新闻背景】
  四中全会之后,党内法规建设快马加鞭,制度之“笼”越织越密——党的历史上首次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党内“立法法”出台,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章制度重在强化作风建设。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