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
相约自杀是种病对社会冲击很大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忍着内心的剧痛,13日下午,两个青年人的亲属到殡仪馆看了他们最后一眼。
  是什么让这俩年轻人选择携手走上绝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相约自杀行为何以成为一种现象?济南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副会长张洪涛认为,这种悲剧事件除了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打击外,也给社会心理带来强烈震撼,社会需要正视其中的信号。
  张洪涛说,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对社会的认识不足,社会阅历不够丰富,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足。他们遭遇挫折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会转向自我否定、自我伤害。该事件中的两个青年男女就因严重的心理问题,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放弃了年轻的生命。
  “相约自杀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力很大。消极的情绪也有传染性,可能个人原先没有意识到压力有多大,或者还没有到崩溃的边缘,但得到共鸣、互相影响后,就像点燃了导火索。一个人自杀可能会迟疑、害怕,而与同伴相约后,就容易产生冲动。”张洪涛说,“家长和学校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同时,要重视对他们的生命教育,应先教给孩子如何生存,再教育孩子如何发展。青年人只有先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才能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此外,网上会有一些介绍自杀方法甚至是怂恿自杀的交流群,给一些年轻人造成很大的误导。专家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网络运营商有必要实时监控,对这类漠视生命的网聊群、微群进行取缔。同时加大打击力度,对于那些鼓励和宣扬自杀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是追究刑事责任。
本报记者 韩笑 实习生 卢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