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口述档案记录南京大屠杀
留住“活历史”,再访老兵孙晋良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对着摄像机,孙晋良讲述着曾经的抗战经历,他的讲述将是省档案馆创建口述档案的开始。   本报通讯员 郭汇安 摄
     “南京城车站北,有个杀人坑,四十米见宽的坑里,横着几十具死尸,刺刀刺的伤口不断往外淌着血。”面对镜头,95岁的孙晋良搜刮着脑海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近日,山东省档案馆启动抗日战争口述档案建档工作,再访抗战老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孙晋良成了记录口述档案的第一站。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通讯员 郭汇安
经历抗战的老兵多已年过九旬 大量史料的散失留下很多历史的空白。
  历经岁月留存的纸质档案,固然是记录历史的重要依据。但大量史料的散失留下很多历史的空白。
  省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口述档案”是把相关人员的回忆陈述(口述)系统地收集、整理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口述记录。口述档案形象、生动、直接,能够弥补纸质、实物等其他类型档案的不足,重现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追忆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亲历过抗日战争血雨腥风的老兵们多已年过九旬。因此,搜集、整理和保留口述档案史料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省档案局启动的口述档案建档工作中,经历抗战中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将成为第一批口述档案讲述人。
  那么,即将馆藏的口述档案如何制作?征集处工作人员介绍口述档案建档的流程,首先确定列入口述档案的当事人,通过口述的方式,采用现场录音和录像等方法记录。把讲述人的口述内容整理成文稿,并对其中的重大事件、地点、人物进行核实、更正,形成最终文字稿。
三小时录像记下口述档案 面对镜头,南京大屠杀亲历者打开了话匣子。
  在济宁市微山县韩庄镇小房头村,当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表明来意后,抗战老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孙晋良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他所经历的南京大屠杀,留下了抗战老兵在山东省档案馆的首份口述档案。
  “国难当头,我一心想参军,但是个儿不够。1937年11月底,就和几个同学去了南京,投靠当时三十七陆军医院医务主任的孔德刚,他以前是学校的校医。到了南京之后,先从照顾伤员做起。直到12月10日,敌军对南京中华门和光华门猛烈进攻。第二天我就跟着杜院长去抬伤员,中华门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中国守军的尸体。”孙晋良闭着眼睛努力回忆。
  面对镜头,山东唯一健在的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孙晋良打开了话匣子,足足讲了三个小时。
  “日军进城后,我和5个同学跑到原陆军大学的教学楼里。三层的教学楼能容纳几千人,逃难的人打地铺挤着住。但我最终还是被日军以搜查名义带走……”随着摄像机在孙晋良的堂屋运转,关于他的讲述,都被记录下来。

未来将建“口述档案库” “我的记忆也是国家的,让子孙后代能够听到、看到更有意义。”
  作为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活档案”,孙晋良还讲述了他从黄埔军校十六期毕业后参加的洛阳保卫战,并捐赠了他与台湾同期同学的往来书信。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我到十五军六十五师炮兵营任职。保卫洛阳那会儿,我已经是炮兵营的连长了,负责守卫洛阳西北的邙山。炮兵的主要任务是鼓舞士气,所以我们白天作战,晚上再挪窝,整整守了18天。”
  从乡师上学、投奔南京、加入正面战场到解甲归田,孙晋良将自己抗战时的经历事无巨细地讲述出来。
  自己的讲述将成为山东省档案馆的口述档案,孙晋良很激动,“这些话,恐怕我现在不讲,以后就没机会讲了。我这些记忆也是国家的,作为档案资料永久保存下来,让子孙后代能够听到、看到更有意义。”
  征集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孙晋良老人的口述将作为山东省档案馆口述档案建档工作的开始,未来将对更多亲历战争的老兵们进行口述记录,逐步整理并建立“口述档案库”,把这些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活历史”永久保存。在适当的时机,这些口述档案将对公众开放,发挥其历史价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