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运河》伴我一起成长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包庆淼右(二)。
     包庆淼,42岁,泗水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与齐鲁晚报《今日运河》结缘近十年。不仅是《今日运河》的忠实读者,更是一位活跃于新闻领域的资深通讯员。几年来,所提供的新闻线索屡屡被采纳。
  我与《今日运河》相识于十年前冬天的一个午后。那时的我还在乡镇,从事文秘工作。不仅负责给领导写讲话稿,还要起草各类文件,整天忙得团团转,少有时间读书看报。
  记得,那个午后,镇里刚开过会,作为秘书人员,终于有了片刻的休息时间。我拿起一把木椅,放到办公室门口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惬意地眯着双眼,让阳光肆意地在脸上照着。“来报了。”突然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邮递员小张快步走到我面前,故作神秘地对我说:“包主任,我给你报个新闻,齐鲁晚报《今日运河》出版了,可读性特别强。”他边说边将一沓报纸递到我手里。
  邮递员走后,我便认真地读了起来。对开24版,图文并茂,栏目设置接地气,语言风趣而不失典雅,新闻体裁以讲故事为主。每张图片构图精美,用光精准。这时,她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我的面前,我被她的清纯深深地吸引。从此后,我便对她情有独钟。她也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位好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今日运河》越来越熟悉,我几乎了解了她的全部,摸清了她的脾气与性格。于是,我便学着走进她心里,不停投稿。我的稿件也变成了铅字,印在她的角角落落,这对我很是鼓舞。
  再后来,我成了她的一部分。为了她,我走过泗水的山山水水,爬过泉乡的沟沟坎坎。农家院落里有我的身影,厂矿企业里有我的脚印。我采写的人物和事件,像雪花一样飘去,融到她的心里,印在她的脸上。
  工作任务日渐繁琐,而我对《今日运河》的热爱依然如故。我要大声对她说,我感谢你!是你,给我和读者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是你,将我锻炼成甘于吃苦的品格。是你,让我一次次得到心灵的洗涤。
  《今日运河》祝你明日更美好。
  本报记者 贾凌煜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