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学校仍用小煤炉取暖
今后将重点改造并推广安全节能方式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3日讯(记者 王明婧) 13日,记者从德州市教育局获悉,德州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都安装了取暖设施,进入冬季后,各学校取暖设施均正常使用。据悉,目前德州市六成以上学校仍采用小煤炉方式进行取暖,这些学校将作为下一步改造重点。
  实施“211”工程以来,德州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都安装了取暖设施,并正常投入使用。目前,包含学区小学和教学点在内,德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有1206所,其中包括1055所小学和151所初中。两成以上的学校采取环保取暖模式,共计281所,这些学校多通过空调、秸秆颗粒取暖设备、碳晶电热板、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周边热源或其他电源等方式取暖。
  据了解,秸秆颗粒取暖设备燃烧的煤炭使用玉米秸秆作原料制成,燃烧时火力较足,环保的同时能较好保证室温。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的中小学,均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如袁桥镇尚德小学采用太阳能供暖。
  使用传统取暖模式的学校共有906所,占学校总数的75%。这些学校多使用锅炉或小煤炉取暖,其中小煤炉取暖的学校有758所,占据学校总数的六成以上。使用小煤炉取暖的学校,煤烟和灰尘较多,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这些学校将作为下一步改造的重点,通过统筹校舍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等工程实施,推广安全、节能、高效的取暖方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