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冬季接团锐减,日子更是不好过
三家旅行社退出市场自行注销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4年,全市有3家旅行社自行注销。市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经营不善是注销的主因,还有不少旅行社正在犹豫观望。业内人士表示,限制三公消费和在线旅游迅猛发展,是旅行社共同面对的难题。
单位团越来越少 旅行社“叫苦”
  据市旅游局监管科统计,2014年全市共有3家旅行社自行注销,新成立的旅行社有8家。截至目前,全市旅行社总数达到172家。虽然旅行社总数在上升,不过工作人员表示,不少旅行社都在犹豫是否注销。
  “这几家旅行社注销的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还有一种情况是集体或股份制改制后,没有股东参与,就不再继续经营了。”工作人员表示,从2013年起到现在,不少旅行社实际上都在“硬撑”,新成立的旅行社也都是小规模经营,估计每年营业额约在五六万元之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对以政务团队为主的旅行社造成很大冲击。对这些旅行社来说,以前每年能接三五个单位团就足够,现在单位团基本没有了。”
  不少旅行社也表示,限制三公消费对他们的影响远大于《旅游法》限制购物和自费项目的影响。泰城一家经营了十几年的旅行社负责人坦言,之前常做单位团,有的导游甚至专接单位团,“靠着关系组团,一直缺少散客基础,导致单位团取消后,旅行社想抓散客却无从下手。”
  而便宜、灵活性大的在线旅游,则对做低质低价团的旅行社产生冲击。
导游跳槽多 有的剩“光杆司令”
  不少旅行社目前面临着两难,一方面觉得人才难招、人手不够,一方面每到冬天又不想留着员工“白吃白喝”。
  “旅游业淡旺季明显,冬天业务少利润低,不少旅行社都在减少导游和计调的人数,有的旅行社一到冬天就只剩下老板一个人。”李颖介绍,员工工资支出占很大一块,每月都在3万多元,并且年年都在上涨,同时国家旅游局强制旅行社为游客购买的责任险也在上涨。
  做了多年导游的全国优秀导游员张娟介绍,《旅游法》出台后,导游数量锐减,而她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导游找不到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导游薪酬制度没有改革,业内收入一直在降低,让不少想做导游的人望而却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降幅达到60%。”张娟说。
  泰城某大型旅行社目前拥有专职导游约六七十人,2012年前,从未出现过导游跳槽情况。但是2014年,该旅行社有7位导游选择离职,其中3人仍从事旅游行业,其余4人则选择了转行。

抱团找市场 应对阵痛期
  不过并非所有旅行社都受到强烈冲击,对于不完全依赖单位团、以正常组团为主的旅行社来说,旅游行业变革对其有影响,但不至亏损或关停。
  泰安环泰国旅基本以中老年人组团为主,主体业务并未受到太大冲击,并且营业额始终保持增长。张娟所在的泰安瀛泰旅行社,虽然感受到了单位团取消后的影响,但由于基础较好,接团数也一直在增长。
  针对形势变化,2014年5月,泰安第一家紧密型的旅行社联盟“泰安美景假日旅游联盟”成立,由泰城11家旅行社自发联合,为股份制实体性企业。不同于松散型联盟,该联盟有资金链贯穿,成立之初11家旅行社各自出资2万。到2014年下半年,联盟开始考虑整合各家资源充分利用,抱团取暖。
  贾海娟介绍,对于景区优惠、酒店资源、机票等,这种联盟能够拿到的优惠政策会更多,希望可以以此来共度阵痛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