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孔子为师 诵国学经典
国学堂里读书、习武,用经典文学丰富周末生活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跟着丁老师学打太极拳。
  小记者和大家长一起上私塾。
  读一读。
     古朴的徽派建筑里传出朗朗读书声,推开半掩着的木门,一群孩童和家长席地而坐面对圣人孔子画像吟诵着国学经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代学者认为,《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10日上午国学体验课堂里,小记者们首先诵读的就是这部经典。领读、齐读、到最后的背诵,小记者和家长们一个课堂,没有年龄界限之分,大家一起读书,偶尔起身拍照的家长,还不忘念叨着书本上的内容。
  经过几遍阅读,不少小记者已经可以小部分背诵,葛钧颢、苏冠奇等几位小记者还为大家现场展示,表现出了出色的记忆能力。“以前总觉得这种古人的书很没劲,现在读者也还可以,很好记,还认识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字呢。”
  “我作为家长觉得读读这些经典很有益处,更别说对孩子了,我读了这一会就感觉不那么浮躁了,很放松,也有收获。”一位家长拿着读本,一边翻看后面的内容,一边和记者说着刚才阅读的感受。
  能文亦要能武,读完经典,了解完简单的国学知识,练习太极拳多年的老师带领小记者们,一套24式太极拳打得动静结合,行云流水。小记者这门一边欣赏一边模仿,一招一式像模像样。
  古代经典可以教会人很多,孩子在成长时期吸取精华选择阅读,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存在益处的,古代圣贤延续了这么多年的教材肯定有其道理,我们学习它、了解它、受益于它。       本报记者 张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