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买理财收益率更高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手机购买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钟爱的理财渠道。 本报记者 韩微 摄
     2014年以前,不少理财达人都因熟记“月末效应”这个法则而尝到了甜头,即尽量在月末、季末以及年尾买银行理财产品。但在2014年,理财收益率月末冲高的现象越来越少,收益率也较2013年有所下降。
  原因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央妈降息了,收益率普遍下行是大趋势;二是央妈联手银监会和财政部等部门,给商业银行揽储下了个“紧箍咒”:有了存款偏离度的考核,于是银行的揽储时点就从以往的月末、季末和年末变成了“每天”。
  根据记者这一年来熟读各类理财研报的经验总结,今后大家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得“玩手机”,二要“看节日”。
  “玩手机”的意思就是尽量利用手机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据此前银率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手机购买理财产品比同期从网点等渠道购买的平均收益率要高。而据记者的观察,除了收益率略高,一些银行的手机专属理财购买起点相对较低,比如同一款产品银行网点销售的起点为10万元起,手机客户端仅为5万元起。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月末效应”不再像以往那么明显,但是“节日效应”却日益凸显。据此前银率网的数据显示,12款圣诞节专属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高达5.78%,6款产品预期收益率超6%,比同期在售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要高0.35%。
  不过这里要提醒各位的是,“薅羊毛”式的理财产品并不意味着时间越短越好,由于受到降息因素影响,且专家预测今年年初资金面继续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下行将是大趋势,因此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投资者,如果在手头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不妨多趁机选择收益高投资期限长的理财产品,以锁定收益。   (戴曼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