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30多年,剪成“百科全书”
烟台66岁老人于永起将喜爱文章分门别类装订成上千册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柳斌

  先看报再剪报,最后装订成册,66岁的于永起老人已经将这个爱好坚持了30多年,如今家里装订的剪报已经有上千册,家里卧室俨然成了“迷你图书馆”。
每天看报、剪报 分类装订成册
  家住芝罘区祥尧一街的于永起今年66岁,在他的卧室里放着两个书架,上面放满了一本本装订成册的剪报。
  于永起介绍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看报纸,读到好的文章就剪下来,然后分门别类装订成册。
  记者在一个书架上看到,几百册剪报摆放得整整齐齐,书脊上还贴上了标签分了类,光人与自然类的就有47册。
  于永起把剪报分了九大类,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有人与自然、书法绘画、古玩收藏、讽刺幽默、世界博览、报海拾贝、文学艺术等,类别。
  于永起说,他每天坚持看一个小时的报纸,然后再用一个小时把觉着值得收藏的报纸剪下来,最后粘贴、装订成册,不知不觉多年的坚持就变成了爱好。
剪报30多年,装订成上千册
  “生活中剪报的人很多,但是像我这样装订整齐,积攒这么多的基本没有。”于永起说,在他装订的册子里,最早的报纸已经有几十年。
  于永起介绍说,他20多岁就开始看报纸、剪报,当时家里就订了三份报纸,一年的订报费就是54元,在当时还种地的情况下,订报费用相当于两个月的收入,有的报纸一订就是20多年。
  后来于永起到了印刷厂工作,单位里订了不少报纸,于永起等别人看完后就把值得收藏的文章剪下来,剪下来的报纸,于永起先把它用胶水粘贴在废弃不用的账页上,积攒多了,他就用锥子和线整齐地装订起来,之后用买来的牛皮纸当封面,最后贴上标签珍藏起来。
  如今,于永起已经收藏了上千册剪报,他说这个爱好他还将持续下去。
爱好广泛,根雕、集邮样样行
  其实堆满于永起房间的不仅有报纸,还有大量的根雕,有成品也有刚从地里捡回来的树根,阳台、客厅、卧室、储藏室随处可见。
  于永起说他做根雕已经20多年了,堆在家中的根雕作品少说也有二三百件,朋友曾劝他把根雕拿到花鸟市场上去卖,可是于永起一件也没卖过,他说雕刻根雕也是一项爱好,一点点雕琢能锻炼人的耐性。
  “他每天都很忙,上班的时候忙,如今退休了更忙了。”于永起的老伴说,有时候为了剪报或者雕刻根雕到了半夜都不睡觉,早上又早早就起来了。
  老人还喜欢旅游和摄影,家里的墙上还挂着他的摄影作品。
  于永起的老伴还指了指卧室的柜子说,老伴还有一项爱好——集邮,她说柜子里几十本文件夹里都是他收集的邮票。“这个爱好他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